鼓励民众多读书、读好书,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无论上到孔圣人,还是下到黎民百姓,都把读书视作上进的一种途径。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无不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十年文革”非常时期,我们国家依然在鼓励民众多读书,并多次重申要善待知识分子。
可是,近来,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却说:“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似乎彻底颠覆了国人“读书求上进”的理念,让我们不知道“成功”究竟从何而来?难道天上真的能掉下“成功”来?
在中国这样一个年人均读书不过4本、大众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社会的文明风尚都亟待提高的国家,像马云这样取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就、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的确不该推销这种言论。马云的成功或许是个不读书的特例?但是这种成功被复制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对于没有特殊社会地位和显赫家庭背景的平民子女来说,不读书就意味着将来一事无成,就意味着将来只能走向没落。当高学历都难以找到满意工作时,我不敢想象文盲还能如何在社会上立足?!有书可读,或许还能有独木桥可走;不读书,你真的就无路可走!
当然,作为富豪也不都是鄙视读书的。据美国一项调查来看,在加州富豪聚集的贝弗利山庄,平均每个家庭的图书拥有量是199本,而在周边康普顿和沃茨等贫困地区,平均每个家庭只拥有0.4到2.7本书。对于这样的统计数字,成功人士们又会怎样解读呢?
马云推销“读书无用论”,对社会的影响是可怕的,也是深远的。希望他能尽快收回这样的言论,免得落个“祸国殃民”的帽子戴!另外,我想说的是,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来源于社会交际,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积累起来的成功,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