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是笔者认识多年的朋友,多年前在组织ebay会议时认识的,那时候他是ebay的一名大卖家及ebay讲师。2年后他又成为了ebay了的TA.上个月在苏州网商交流会再见到他时,他已经是飞利浦大中华区品牌战略总监,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宣传及分销渠道建设。原来他将自己ebay那一块整体打包出售,套现后离开了原公司。
Richard处理网店的方法,是很多ebay早期大卖家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网店积累了一定原始资本后,及时套现走人,再掀开人生第二篇。
近期笔者已经听到无数的网商在抱怨,今年的业绩明显不如以前。这跟笔者在2012中国网商年会中的预测是相符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造成:
1:网上零售增长速度同卖家增长速度不成比例。笔者查询了2008年淘宝网在线店铺为79万多,而到了2011年,在线店铺接近700万。同比增长约10倍少一点。而交易额增长速度远不如店铺增长速度快,根据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报道,2008年淘宝网交易额约为1000亿(999.6亿),2011年淘宝及天猫交易额总计约6100亿,增长6倍多一点。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非常突出。
2:马太效益快速发酵。从今年监测的数据看,淘宝及天猫交易的马太效应非常突出,这个跟淘宝自身战略有关。交易额将更多的集中在少数的店铺中,大部分店铺无非是打酱油的。
在面对大环境增长,个体窘迫的情况下,大部分卖家的出路在哪里?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网店的发展,网商的未来是什么?笔者认为无非有以下五种情况出现。
1:轻轻的来,轻轻的走。这应该是大部分网商的结局,抱着尝试的心态进入,无法忍受原始周期时间太长,在原始周期内放弃,这也网店死亡率维持在80%以上的主要原因。
2:及时转型,进入新的领域。几年来笔者跟踪了一位成功转型卖家的案例,从他刚进入网商什么也不明白,到自我探索,日最高交易突破50万,再到今天转型跨入讲师行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子商务咨询师,笔者一路跟踪,见证了他从卖家到服务商的转型。这类是相对较容易的一种转型,但并不适合更多的卖家去学习,毕竟服务市场有限,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
3:及时出手,及时套现,跟Richard一样,在自己店铺完成最原始的积累后,想办法打包套现走人。当然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笔者见到不少在最黄金时刻时没有及时调整,现在业绩下滑严重,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笔者注意到,在这种方式操作上。珠三角卖家操作起来更成熟一些,而长三角和其他地区的卖家相对偏弱许多。
4:开拓多渠道,努力拼搏在网上零售第一线。电子商务零售额的快速增长还将有N年的时间,大方向的发展是必然的,如何在大方向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是这类卖家必然考虑的问题。既然决定拼搏在第一线,那么多渠道营销是唯一可选择路线。注意我说的是唯一。电子商务跟传统商务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零售渠道,完成供应链的梳理,实现多渠道营销是发展的必然,随着京东,亚马逊中国等第三方平台的完善,渠道可选择性越来越多。
5:个性化突出,无人可超越。美国ebay最大的特点,就是商品百花齐放,个性化需求占比愈来愈高。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是此类卖家重点关注的地方。关键是个性化需求,温饱不成问题,小康也许不成问题,大康成问题的概率偏高。
以上五种情况是笔者根据这几年的跟踪观察得出一些总结,不见得很完全,但应该能覆盖了大部分网商归宿。具体到某一个网商如何,笔者无意去判断。在大环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清晰找到自己的未来归宿,则是你必须要面对的。无人能替代你去抉择。
网商卖家的归宿在哪里?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