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生活 呼吁健康远离手机依赖症


       引子:人总是自相矛盾,一方面人都喜欢独处,不喜欢被人打扰;另一方面,又怕被群体抛弃,总是希望能够归属于某一个小团体,借助团体的力量证明自己。手机自然是最好的方式和手段,一旦手机不在身边,人的潜意识里就产生一种幻觉,团体中的成员正在进行某项有益的活动,而自己被排斥在外,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智能手机也不例外。

   下午用手机浏览参考消息,一条新闻顿时进入我的视野,这条新闻是美报的一则新闻【美媒:美高中生试验“远离iPhone一周”】。其中这位记者写的几句话顿时吸引了我的注意: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工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确;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随着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特别是年轻人手机拥有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被“手机依赖症”困扰,甚至现在的“智能手机依赖综合症”的蔓延。
比如:我的朋友中有很多在使用智能机,不乏流行全球的苹果手机、三星手机以及国内的天翼、联通手机,但是我却发现自从他们拥有的一部智能手机后整个人的生活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改变。有些人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清闲时间时不时打开微信、打开QQ、玩会游戏,听会歌去,但是刚开始都很正常,一旦被某方面的应用所吸引,那后果就很严重,比如无论是否工作忙碌,都要拿出手机看看,打开UC浏览器看看新闻,睡觉前玩微信听歌到很晚,连续出现起床晚,迟到,上班精神萎靡,睡眠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情绪,有些人已经出现烦躁、焦虑、失眠的症状,那么这些就要正视这种异常反应,因为这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依赖症的一种-手机依赖症或者说近些年出现的智能手机依赖症群。

     第二个个观点:手机依赖症发生因素,如何预防与干预!

    解决之道:关键还是要找到生活的重心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到各种心理疾病的出现与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有着很大关系。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让患者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应该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如郊游、健身、看书等。“手机依赖症”严重者应及时接受心理医生疏导,避免更多地影响工作和生活。 手机依赖症”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只要能够正视它,通过一些方式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缓解这种症状。因为工作性质的转变而对手机产生依赖的人,实际上是由于部分固定交际对象的突然消失而带来的交流欲望的中断。这类人可以在生活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的情绪,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如果是对手机习惯性依赖的人,则应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预防之道:及时进行手机依赖症心理学测试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 

    手机依赖症”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现。这些人有的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社会遗忘;有的希望通过手机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维持高效率工作的形象。“手机依赖症”还表现在沟通多通过手机进行。比如明明几步路就可以走到的地方,却只想打手机解决问题;等人的时候不断地打手机问对方走到了哪里。  
      同步发布:腾讯网 腾讯空间 搜狐健康 价值中国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手机依赖症,做下下面的测试:
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
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你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你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最近经常有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出现吗?
如果以上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心理咨询师:心灵心理为您支招

    果发现自己有对手机依赖的倾向,可以尝试以下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让家人、朋友监督自己,少发短信或删掉多余的手机应用程序。
(2)对手机很依赖说明你感觉无聊,没什么可以干的所以才玩手机。学会转移注意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群体活动,比如做运动、健身、郊游等。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出去。
(3)如果对手机上网上瘾,可以尝试断网呀。
(4)试着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
(5)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