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2012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称,民间借贷交织着规模、价格、结构以及违约等风险,使得该市场潜在危机巨大。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相当比例的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钱生钱”的投机性利益链条中。http://news.inewsweek.cn/news-19747.html
各类挣钱效应让投机性利益链条急速繁衍,如果套用过去俗语的格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在则是“炒瓜得瓜,炒豆得豆”——反正无包地之繁杂、选育种之挫折、耕作之艰辛、回报之漫长、销售之风险——在快速将溢价收益装进兜里的同时,一手将炒作忽悠的消费成本转嫁到消费群体头上,另一手则挤压生产制造商的生存空间:我来得快而猛,走得急而净,全然不顾实体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的生存格局。
如此投机风行,今后谁来种瓜?谁敢种豆?而对于消费群体而言,也许终日担忧何时吃不起“瓜”?怎样吃得起“豆”?与此衍生的“面子消费”无疑又增加了生活成本。这种畸形的商业炒作之风危害很大,必须下痛手予以治理,否则岂不断子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