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好长
昨天,小弟一家人决定启程回老家过春节,给老母亲一份团园的天伦之乐,邀请我同行。于是我在省路费的同时还有机会对沿途的风景一饱眼福。有人说,春节是老人的:儿女送孝顺、子孙投怀抱、童发鹤颜相,眉宇间透着喜气。 有人说,春节是祈福:岁岁顺心,事事如意,福寿双全,连年有余;有人说,春节是祝愿:学业有成,生意兴隆,事业发达,大展鸿图。
“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珠……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吻干她那思儿的泪珠,抚慰她那孤独的心……”这首歌曾唱哭了多少人,曾唤起了多少人对母亲的爱。然而歌声远去,人慢慢地长大,也就遗忘了不少的东西。“妈,我回来了!”那份母爱还温暖着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未曾忘记。或许是由于忙碌,我们暂时忘记了。这次之后,希望我们能留出时间给我们内心一直铭刻的那份母爱。
多春节 关于旧春节的民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屡得见。描写此景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描绘出了一幅唐宋时代除旧迎新的胜景。 过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便是放鞭炮。元代诗人赵孟兆页在《岁月》中写出了家家爆竹、户户焰火、气势如虹的景象:“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在不绝于耳的爆竹声中,老百姓期盼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于是便有了“祭灶”的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自然离不开酒。宋代席振起在《守岁》中有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而南北朝诗人庾信的五律诗《正旦蒙赵王赉酒诗》则记载了饮椒柏酒的风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http://www.chinavalue.net
回家的路好长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