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解剖结构


  直肠柱

  直肠愈接近肛门就愈收缩变狭窄,肠壁粘膜也就自然折叠起来,形成许多纵行方向的皱襞,向外隆起,这种隆起的皱襞就叫做直肠柱或肛门柱。

  肛门瓣

  每两个直肠柱之间形成的半圆形皱襞叫做肛门瓣。

  肛窦

  肛门瓣与两个直肠柱之间形成的漏斗状小窝,就叫肛窦。肛窦是肛门腺的开口,能分泌肛腺液体,保护肛门皮肤、有助于排便。肛窦也是肛门直肠羞涩的主要门户,80%以上的肛门感染疾病都发生于此处。

  肛乳头

  肛管与直肠柱相接的地方形成了一些小圆锥形的黄白色乳头状的突起,叫做有肛乳头。肛管、直肠或肛窦发炎时,肛乳头受炎症刺激,就会充血、水肿、肿胀、肥大。形成肛乳头肥大或肛乳头炎

  肛门组织结构与大肠的不同之处是:

  (1)肛门腺的走行弯曲多变。有的肛门腺开口与肛门腺导管在一条垂直线(约65%);有的不在一条垂直线上(约占35%),而是弯曲走行到齿线下、上线上方,或齿线上、下方。分布在内、外肛门括约肌的间隙中。因此,容易被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肛肥大等多种肛门直肠疾病。

  (2)直肠的环形肌在肛管增厚变成了肛门内括约肌;纵行肌下降到提肛肌的耻骨直肠肌部位时,与耻骨直肠肌纤维(横纹肌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联合纵肌,分布在肛门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