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传播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们今天特别高兴同你们见面。

  今天我的话题是跨文化交流。对我来说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个题目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从现在想一想,我最近的30年在中国做的工作。

  在中国我的工作是软文化的交流,包含电视、图书、美的教育,就是商业、大型活动全部同文化有关联。30年前我开始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无论我去哪儿,无论我去哪一个城市,我都看到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的——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口号,我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但是这个是最重要的口号。但如果真的要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有很多困难。首先是语言的问题,国家和国家怎么样交流呢?我们有距离,有历史、文化的差异,还有我们对生活的环境和条件都不了解,我怎么样可以了解世界,怎么世界了解我们呢?因为这个原因,这30年里我看到产生了很多误解。说老实话,因为这个误解我才跟中国解了不解之缘。

  80年代的时候,我们同中央电视台签了一个合约,是中国国庆35周年的节目,是中国和美国文化的交流。央视台长找到我,说羽西小姐,您这么多年做的羽西看东方,你一定对这个很了解,我要求你做主持,现场直播。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合作,一定不能够失败,羽西能不能做这个主持?三天前要我做这个主持,我都不知道这个节目是什么节目,就是好像考试一样。当时我就记得只有72个钟头准备,后来做这个主持。这个节目是第一次美国人看到中国人的面貌,第一次看到北京的面貌。对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华侨来说是很感人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很多很多年没有见到祖国,这是第一次见到祖国。

  说说与中央电视台结缘的事。中央电视台请我来中国,介绍我给中国的领导,当时他们问我能不能够为他们做第一个专为中国人做的电视节目,介绍中国给世界。当时的中国跟现在的中国有很多区别,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也知道,但是为什么这么大的区别?我可以肯定的说,是同我们中国领导人的决定是不可分开的。

  我在中国做了这么多工作,基本上同中国的领导所要求我做的很有关联。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全部没有脱离这个口号。当时他请我帮他做这个电视节目,钱都没有,因为中央电视台1984的时候很穷,当时没有广告,没有广告怎么可能有收入呢。当时很有趣的是,因为没有钱给我,我要去20多个国家拍片,拍外景不是访谈的节目,访谈的节目是小菜一碟,就是出外景拍摄是最困难的,因为你需要有翻译,你需要很多东西,但是最有趣的话,当然他们想我,你想想当时是一个中央领导人是一个多么开明,想到说一个非常差中国人的外国人做一个节目,我现在中国还是这么差了。

  但是他想我做一个节目,我就记得当时有一个部长说,你不要担心羽西的中文差,她的中文差不重要,我们从她这里学的不是中文,是外国的文化。当时要求我做了104集,有中英文对照的,当时要求学生在学校里面学习中英文,很多人我听说,大山老师当时有很多学英文,就跟着这个节目去学,因为当时电视周报也把这个稿子每一个月都运过来,就是说明好重要的一点,中国政府当时已经了解了,语言是这么重要。如果没有语言的话,中国怎样了解世界呢?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决定,政府特别勇敢。

  第二个我感觉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旅游,去这个城市,你可以摸到他,看到他,吃到它,闻到他。你没有去的话就不知道。如果你不去威尼斯,你不可能了解威尼斯,你不会知道这个先生他刚才同我们说威尼斯是怎么回事。

  中国政府有个很了不起的决策,他要求很多中国的学生留学,没有这个政策的话,没有今天,绝对是没有今天的。今天中国有几百万人在外面读书,这是多了不起的数目啊!奥巴马总统也说要送10万美国人来中国学习,比中国几百万出去的人少得多了。

  文化交流当然不能够缺少书,我写过7本书,有一本书是文化部邀请我写的,这本书叫做《魅力何来》。当时他们请我写一本书,专门提到中国人民现代生活的礼仪。这本书我相信在当时是有一点影响的。他们说你这本书一定要写,就是现代礼仪手册这个名字太不好听,我告诉他叫魅力何来。他说的真对,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我们的行为举止都是很正确的,很有国际感觉的话,我们真的是很有魅力的国家了。他们想法是对的,这本书出版以后,我发现有很多人做礼仪方面的书,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礼仪学校教人礼仪。

  1990年,有人和我说羽西小姐,你愿意不愿意来中国开公司,当时因为很多外国的公司都离开中国了。他说如果你来的话,我们会支持你的。他问我,如果你真的要做这个工作,你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做一些美的教育。前面我们不停谈城市的改造、城市的美化、让城市更美好,如果我们在路上走的不美好的话,这个城市就不漂亮了。所以当时他说你想做美的教育,我支持你。当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色彩搭配、化妆品。这化妆品是专门为亚洲人设计的,我知道一定会有影响,我觉得羽西化妆品奠定了化妆品市场的基础。

  最后一个,我要谈到中国政府有非常大的远见。我是说大型活动。记得1992年时我们希望帮助中国拿到奥林匹克权,那次我们没成功,但是再下一次我们成功了。大型活动政府的推动是特别重要,因为有了奥林匹克,有了世博会,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都不一样了。我发现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自己很大的自信,感觉到我们能够做到这么大型的活动,这些大型活动绝对能够使世界了解中国,也能够使中国了解世界。

  1987年的时候,我是第一届中国国际电视节的主持,我昨天晚上参加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开幕式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两个都做的特别特别成功。特别成功的原因就是政府的远见,你想电视节1987年,电影节13年了,昨天晚上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次。我的工作是5年来专门为上海电影节请一些重要的明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发现现在做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很有国际的感觉了。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我们不需要谈太多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我感觉到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就是我们怎么样加强我们的友谊,我相信这方面,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做的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