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直是中小型科技企业所期盼的。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小企业“知本”变“资本”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
近日,从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之一的上海市闵行区传来好消息,上海市闵行区4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以5件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为质押,获得了浦发银行闵行支行的800万元真金白银,为这4家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此次在上海市闵行区首次实现了无担保、无实物抵押、风险共担的贷款方式。据介绍,这种质押贷款方式,是上海市闵行区根据《关于上海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施意见》推行的,它帮助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缓解了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其融资过程采用完全市场化评估、担保、贷款机制,政府除了为企业、银行、评估机构之间牵线搭桥以外,也通过政策奖励的方式,如闵行区拟定的《闵行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引导这一新机制的启动。
在这种新的质押融资方式下,政府信用成为了隐形质押物,政府担保资金成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关键砝码。针对该情况,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新的知识产权融资方案,将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一系列的评估、质押物流转办法,并制定风险承担方案,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砝码,进而减轻政府信用担保的潜在风险。这种创新的模式无疑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走出了一条新路。
“无担保、无实物抵押、风险共担是这次贷款的特点。”参与此次融资工作的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这是与以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大的不同。在贷款申办过程中,贷款风险由负责推荐的主管部门、评估机构、银行共同承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都做得非常严密,这些基础工作提高了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信心。
据浦发银行闵行支行有关人士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最关键的就是知识产权的评估工作。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到底采用何种评估方式、选择哪家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价值双方是否都能认可,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银行有关人士在走访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听取了专家的意见,接洽了多家知名的资产评估公司,了解了资产评估市场的情况后,决定挑选评估机构对专利权进行评估。经过科学评估,银行和企业同时拿到了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报告。4家企业的12件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共为3845万元。所有材料齐全后,该银行根据内部审批流程,最终决定接受企业主要产品中的核心专利权或著作权作为贷款的担保,批复了纯知识产权权质押贷款80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上海市闵行区,企业要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首先要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闵行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荐申请书》,其次要提交《企业法人代表声明》,书面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工商、财税方面的材料和知识产权证明,之后由资产评估公司对拟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银行根据评估报告,征求相关单位和有关领域专家的意见,赴企业调查后出具审查意见和推荐意见。在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生效、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放贷后,企业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备案。
此次贷款的申请与审核等准备工作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融资过程采用完全市场化评估、担保、贷款机制。据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主管部门除了为企业、银行、评估机构之间牵线搭桥以外,也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的方式,引导这一新机制的启动。
根据上海市闵行区实行的扶持奖励政策,质押融资企业的贷款可享受全额贴息,担保费、知识产权登记费能得到全额补贴。此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费用也能获得相应补贴。发出贷款的银行可享受到最高达贷款额度2.5%的奖励,贷款担保公司最高能获得相当于贷款额度3.5%的奖励,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则可享受相当于评估费25%的奖励。
不难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信用成为隐形质押物,政府补贴费用成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关键砝码。据悉,目前上海市正在制定新的知识产权融资方案,将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一系列的评估、质押物流转办法,并制定风险承担方案等细节内容。如果这些政策能得以出台实施,有望大大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砝码,减轻政府信用担保的潜在风险,使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这一新兴融资市场更趋市场化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