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那场地震海啸灾难的破坏程度比日本当局的最悲观预计还要严重。虽然灾难发生至今已近6个月,但总损失却依然无从统计。同时社会的动荡则与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泄露一样无法遏制,愈演愈烈。
如今这个国家再遭重创,穆迪和标准普尔两大国际评级机构都将日本国债评级调整到第四高的级别。
那么面对接踵而来的经济冲击,日本又该采取何种政策应对呢?
得益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去年日本经济实现了相对健康的3%年增长率,高于美国和欧盟。但2011年的增长预计会比地震前更差。事实上第一季度经济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5%。
如今又有如此海量的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遭到地震和海啸蹂躏,使日本企业的产能萎缩,其损失相当于2%的GDP。但这或许并不是件坏事:地震之前日本经济已经供大于求,而供需缺口约等于GDP的5%。对于长期持续遭遇通货紧缩的日本来说,缺口下降到3%并引发物价上升的状况真是求之不得。
与此同时,在资本投资和其他特殊采购项目方面的高额公共支出将刺激日本内需。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毁坏了相当于当年GDP2%的相关资产。而这次的损失则想当于GDP的3.4%,意味着只要推行合理的公共政策,就能更大地提升国内需求。
而负面因素则是出于对核泄漏的恐惧以及供电不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也遭受重挫。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电力短缺将影响未来三年的经济发展。如果东京大都市圈内的电力供应在今年内下降10%的话,日本的GDP就将下滑2%。
灾后日本内阁府宣称重建需求和物价上涨将带来相对较快的经济复苏。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可能过于乐观,因为政府可能会加税来填补新的支出项目。此外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的极度萎缩可能意味着灾难对经济的影响要远超预期!
日本经济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继续遭遇2.6%的同比下滑,直到7~9月才能恢复增长。但相对于政府的预测,经济复苏的启动时间将推迟到年末,中期年增长率则会维持在1.5%到2%之间。
日本能否再次崛起?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