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下来整理思绪


    从13号开始,就奔波在路上了。一路上都还顺利,但是对白云机场的经历感受并不愉快。晚上很晚才到达住宿的酒店,一切都安顿下来,发现我们带的转换插头都不适用。都不管了,等睡一觉起来再说。第二天和同志们联系上感觉太好了,可是之后竟然顾不上了。这次住的地方靠近的是泥滩,也就没兴趣像上次那样去捡贝壳啦。吃的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也没印象中的美味了,而且去吃印度菜,老想着我妈烙的大饼卷羊肉,只是老妈不会做咖喱。总之其实会议这几天真的很“充实”,除了睡眠。
    PANAP的会议和培训总是那么密集和漫长,不过他们的形式还是比较好,尽管是成人,互动的过程中熟悉,逐渐消除隔膜的方式还是值得学习。当然,习惯了我们一言堂严肃培训的人还是觉得有时候这种方式显得幼稚。东南亚和印度口音的英语听得很是费劲,让人直想撞墙。能够达到交流的效果,还真是谢天谢地。这次培训的主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农药分销管理的国际守则,还有和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几个国际公约。除了国际守则和公约本身的内容,这次培训给我的启发在于宣传和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知识。这让我觉得有些遗憾没有教育心理学的背景,尽管自己在一直努力补充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甚至去参加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突然觉得学习和教育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或者圣洁无比的象牙塔,学习和教育实际上就是生活自身的点滴积累,只是它确实是有窍门的。自己做课件也应该考虑一下。
    相关的公约网站有的已经开展在线学习,虽然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对自我学习也是一种帮助和促进。当时就让我想到我们所作的工作,如何进行改进,对于这个新鲜的领域,我仍然充满了好奇,仍然在懵懂中。
    19日晚上回到家,行李还在白云机场,对白云机场不好的印象又加倍了。20日休息了半天,要开始筹备我们的生物安全相关的在线学习体验交流会。
    因为自己也是从去年才开始接触E-Learning,有抽象的认识,也有具体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自己的工作还和现存的E-Learning模式都不尽相同。教育部门有自己的系统,在过去远程教育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工具和资源,有学历教育和成人教育;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行业培训以及国家的职业资格认证有不同的运作模式,也有着巨大的需求推动力。公众教育呢,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其他的公益活动,主要的推动都不是那么强而有力,似乎在于个人和团体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伦理。而我们要使用这样的平台更是使一部分懒于注册的人远我们而去。
    我在报告中提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大部分都是技术层面的。一位老师提醒我,其实我们的挑战主要是目前整个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以及知识碎片化对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冲击。八卦娱乐为主的媒体大家都爱看,看过后呢,其实很少会有所裨益。我也在想,自然,在线教育确实有着很多的优势,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也确实是形势所趋。但目前教育都在产业化的今天,我们的公众环保和公益教育也拿来赚钱是不是找骂?那是不是在脱离公众教育?那我们要怎么存活下去呢?目前,我们可以依赖申请项目资助活下来,项目结束了呢?我们在探索,想寻找一条自己的路,能坚持做认为对的事情且不被饿死。
    yike.panchina.org现有的课件或者我们使用的平台,或许都略显稚嫩和外行,但我们不应该气馁。尽管我们缺少资金,缺少资源,可我还是宁愿相信,社会和人心都会出现拐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