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国际投资市场的“四大名跌”?


  随着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国际投资市场上也相应做出反应。近期,国际投资市场上股票、非美货币、石油和黄金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跌。相对于利率、有色金属等普通老百姓关注度不很高的交易品种而言,股票、非美货币、石油和黄金价格的下跌影响很大,甚至可以用“四大名跌”来形容。本来,股票、非美货币、石油和黄金价格的涨涨跌跌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四大名跌”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同时亮相却并不多见,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首先,“四大名跌”同时出现有其共性的一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世界范围内主要股票、非美货币、石油和黄金价格都累积了不小的涨幅。不论是否到达“拐点”,在技术上都有回调的要求。事实上,自从小布什取代克林顿成为美国总统之后,由克林顿时代美国财政部长鲁宾提出的“强势美元”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被边缘化,各种非美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长期牛市走势,其中,欧元汇率从1欧元兑换不足0.90美元最高升至1欧元兑换大约1.60美元,而澳大利亚元汇率从1澳大利亚元兑换不足0.50美元最高升至1澳大利亚元兑换大约1.10美元。回调压力早就存在了,而且也回调过多次,非美货币汇率现在的下跌只不过是又一次的回调。几乎与此同时,国际黄金价格也经历了一波大牛市,伦敦金价格从10年前的每盎司300美元左右上升到前段时间的每盎司1900美元以上。至于国际上的股票价格和石油价格,基本上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现在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中国下调了“十二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以及日本发生地震、海啸、核辐射三重危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自然也会晴转阴。

  其次,“四大名跌”同时出现有其差异的一面。为此,有必要从起始点、下跌幅度和未来走向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从进入下跌周期的起始点来看,尽管“四大名跌”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几乎同时存在,但成“跌”时间也有先来后到之分。据了解,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都是“鲁宾经济学”的追随者,奥巴马政府从本质上看也并不希望看到因美元过度疲软而挫伤国外投资者投资美国国债的积极性。正因如此,现阶段美元汇率相对于前些年的极端疲软状态已经改善很多。相比之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拐点可以说是从今年4月就已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在今年4月中旬就曾经发布报告,建议投资人停止买入并减持大宗商品,因为原油、黄金和铜的价格会在未来3-6个月下跌。此后,国际油价出现过几波大的下跌,其中,5月初,随着美军突击队今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拉登,国际上的许多投行也立刻“借助利好出货”,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的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在短时间内从每桶117美元最低降至每桶97美元,最大单日下跌幅度甚至一度超过7%。很明显,如果到了6月30日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时间,国际投行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想“获利回吐”也困难,到时候也只能够是“亏损回吐”了。至于国际上的股市表现,基本上是随着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而变冷的,差不多也就是几个月左右的时间。相比之下,黄金价格的下跌是最晚出现的,甚至美债危机一开始黄金还被认为是避险工具而被炒高价格,只不过这种“跷跷板”效应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而已。

  二是从程度上来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在最近几个月以来最为明显,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最高每桶117美元跌至8月初的每桶78美元左右,大约跌下去三分之一左右。在股票市场方面,除了美国的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三大股指联袂下跌之外,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等欧洲股指和东京、首尔、恒生、新加坡海峡时报等亚洲股指均大幅度下跌,而作为近期全世界表现比较弱的股市,中国的沪深两地股指似乎没有什么大幅度下跌的问题,因为最近一年来都没有看到什么像样的上涨。

  三是从未来走向上看,尽管现在是“四大名跌”同时出现,但这只不过是特定时期的暂时现象,初步判断,一旦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得到缓解,黄金价格将继续其牛市行情,但这种牛市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牛尾”行情而不是“牛头”行情。接着看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国际金融资本会择机重返石油衍生品交易,国际石油价格从长期来看肯定是牛市,但短期来看,国际油价这头弱牛还需要“养一养”。至于世界上的主要股市,如果没有形成像前些年热炒互联网概念那样的题材配合,也很难走出一波“井喷”行情,最多也就是恢复性上涨。相比之下,国际外汇市场的未来走向会十分复杂,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等视频货币对美元汇率将因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需求看好而重现坚挺,而欧元、日元等国际公认的硬通货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会在较长时间内上蹿下跳。

  再次,“四大名跌”同时出现还有此“跌”与彼“跌”相互依托与相互联系的一面。例如,由于美债危机与欧债危机在现阶段同时存在,美国三大股指于欧洲主要股指均有较大幅度下跌,这很好理解,但由于美债危机与前几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在根子上都是美国经济过度依赖消费驱动造成的,本质上属于“老问题的新表现”。相比之下,迄今为止欧债危机还处于不断扩散的过程中,希腊政府的财政状况尚未看到改善迹象,西班牙、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价以及法国兴业银行和农业信贷银行的信用评级在前段时间接连被世界主要评级机构下调,而现在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又被标普从A+级下调至A级,真不知道这样的厄运在哪一天能够看到终结迹象。在美债危机日益越来越被看懂与欧债危机越来越被看不懂的情况下,更多的国际资本最终会“两害取其轻”,许多国外投资者则选择了安全边际相对较高的美债,而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因此而降至历史最低点。随着买美债的国外资本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现阶段国际外汇市场上相对欧弱美强的局面。又如,随着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的走强,以美元标价的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也需要项下修正估值。不难看出,现阶段石油和黄金价格的回调虽然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但还是要说其中或多或少包含某种程度的美元坚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