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避免挺而走险?


  在家族企业50年的工作历程中,父亲说过很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至理名言;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永远不要挺而走险”。在看到坐在酒吧尽头的辣妹之时,人们在廉价古龙水的刺激下可能会产生试图挺而走险的想法,这让他们不再关注跳舞本身。

  下面给出的3个例子,就可以帮助领导者认识到如何将公司内在风险排除出去,防范极度渴望而导致危害的重要性:

  在销售过程中挺而走险:如果销售人员非常希望完成交易并获得新客户的话,就不会让任何阻碍出现在路中间;而这时,挺而走险的想法就会进入到思想之中。它会让公司放弃更多的利润,进入到一场没有退路的价格战中;并导致作出无法完成的承诺(“先说我们可以做到,具体实现方法等以后再讨论”),让思维变得无比发散(“没事,这就是一次小小的失败,我们很快就可以重整旗鼓了”)。无论公司多小多年轻,不管对业务的渴望有多迫切,领导者都应该保持头脑清醒,做好在出现一定要“赢”而不是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的情况时,马上就放弃的准备。对于公司来说,一旦领导者出现了挺而走险的想法,就意味着失败已经成为定局。

  在个人的工作生涯中,我就遭遇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在上个月的时间,经过反复考虑发现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没有赢利机会后,公司最终不得不决定放弃一宗潜力巨大的新业务交易。对于这样的决定,我感到非常失望,甚至有点愤怒,但却没有感到遗憾。毕竟,对于企业来说,利润就是一切,规模越大面临的现实问题就越多。

  在资金引进方面铤而走险:我们都知道“银行只会借钱给没有这种需求的客户”之类的俗语。在作出贷款决定的时间,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账目信息都可以用来提供帮助,并且领导者采用的方法和持有的态度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手忙脚乱满身大汗语无伦次地宣称自己需要多少多少资金的申请者,银行家们就会瞪大眼睛进行严格审查,警惕性高的银行家甚至会直接拒绝贷款要求。与此相反,如果心平气和地阐述如果获得了适当的支持,公司的业务将可以迅速扩展;因此,这将会是一项不错的投资,就会让成功的概率大大上升。

  不论是引进投资、合作伙伴,还是发行债券,所有外部融资项目都必须以事实作为基础。公司考虑到融资的话,就意味着业务需要资金投入。但如果领导者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单纯需要,而没有给出业务方面的实际情况和有效原因的话,就会大大降低人们决定购买的愿望。

  在产品知名度推广方法上挺而走险:大家都了解优秀公关人员和口碑营销可以带来的突出效果;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往往属于最好(或者说唯一)的广告方式。但我也看到过很多中小企业的拥有者泥古不化,导致努力的结果事与愿违。他们铺天盖地过于夸张的诱导类广告除了让消费者反胃,而不会产生任何好的结果。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是不可能让公司或者产品得到有效推广。

  我们就很幸运, Skooba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与各大主流媒体建立起非常良好的关系;部分原因就是专业而周到的推广和跟踪措施。媒体的朋友也告诉过我们,很多将采用绝望霸道公关手段的公司列入黑名单中的有趣故事。因此,对于公司来说,开展推广时一定要冷静,绝对不能浪费大众的时间。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遵循良好的公关实践准则,不论情况多么紧急,机会多么有价值,都绝不能拔苗助长。

  在很多其它类型的案例中,也都会出现挺而走险带来的问题。员工、供应商、潜在的收购者或者潜在的被收购者,都属于这类情况。因此,尽管在所有这些案例中,公司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既定目标。但是,领导者应该认识到如果产生了挺而走险想法的话,给公司带来的破坏将会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