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年中已至,保障房建设面临中考。6月14日下午,凤凰网房产邀请业内专家,举办“保障房中考能得多少分”的主题沙龙,探讨目前保障房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下是北京大学地产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猛的观点。
李丹:住建部关于保障房开工大限的日期原是定在10月,现在推迟到11月,您认为为什么把这个保障房大限推迟了一个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杜猛:我觉得这个事情只能说明一个,就是建设部代表中央政府对全国保障性用房计划的调整,这个计划可以明天公布推迟三十天,再公布再推迟三十天,跟上市公司的业绩一样,它再怎么推迟,也不可能把今年的任务推到明年去,如果是那样那就等于你没有完成嘛。我觉得这个计划就是国务院定的,既然是定了就必须得按照这个执行,计划没有变化快,做适度的调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调整是有限的。对10月底要求全部开工,推迟到11月份只能说明我们地方政府的压力大,工作难度大,所以做推后一个月的调整。但是从6月8号地方政府的态度而言,应该说对保障房的态度都是暧昧的,绝大部分城市是态度不好的,态度好你首先公布、表决心,决心都没有表明,包括北京市。
李丹:您这个观点和陈国强老师有一点点出入,陈国强老师认为北京市还是不错的,至少我们今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杜猛:我从来没有觉得北京市的态度比全国其他地方态度更好,北京市是通过招拍挂,把这个与商品房挂钩,北京市这样的城市,把这个责任转移到开发商上面了,你如果想在北京市做商品房方向,你就必须得配一套用地,否则的话不给你土地,开发商你准入制度都改变了,他不是自己决心大,是让别人帮他干的决心大。
杜猛:地方政府对保障房态度暧昧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