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秦论,谈国家、企业与人的发展


         最近又重温了汉代贾谊的《过秦论》,“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贾谊在18岁的时候就被汉文帝录取为了博士,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被提拔为太中大夫(全国最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谓是平步青云!《过秦论》一共三篇,其中最好的一篇是第一篇,可分为三部分来解读:

        (国家篇)

第一部分建国之时(秦孝公至昭襄王):“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段时期秦国处于建立功业的时候,当时武将属于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建功立业的核心弹丸,他们是一线的战士,国家立足的奠基者!
 第二部分建国之后(秦始皇帝):“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当时国家已经建立,但是全国处于百废待兴,国礼不治,迫切需要内力法度,构建城池,以捍卫国家的政治地位,所以,当时政治家处于国家的核心地位,是国家的统帅。
 第三部分国家稳定(秦二世胡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个时候出现问题了,国家稳定了,但是秦国却很快灭亡了,“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对秦国灭亡的最后总结,可谓深刻之至!本来国家稳定,政权稳定之后应该对国家施行仁义治理,通过发展文化,才能聚集仁人志士来共同夯实政权的,但是,秦二世没有这样做,最终落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悲乎?活该!
贾谊表达的意思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建国之初
武将——国家立足的基础
建国之后
政客——国家发展的基础
国家稳定
文化——国家提升的基础

      其实企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企业篇)

第一阶段建企之初:这个时候企业成立之初,销量是企业立足的基础,这个时候主要努力提高企业的销量,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业务人员的考核也最简单,就像建立国家之前,士兵的考核关键在于你能砍掉多少敌人的头颅,对业务人员的考核就是你完成了多少销量任务。
第二个阶段建企之中:到了销量快速增长之后,发现企业很难再提升销量的时候,就需要管理者认真考虑企业的基础管理了,向基础管理要销量。这个时候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和规范显得迫切重要。这个时候就不是简单的考核业务员的销量了,还要考核业务人员的服务、出勤等,这个时候会划分出企业人员的等级,完善健全部门和部门的职能等等。
第三个阶段企业稳定:企业稳定的时候需要做的主要的事情也分为两步,一期工程是建立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品牌的效应,通过品牌不仅招揽优秀人士,还会通过品牌效应建立忠诚的客户群体。品牌基本树立起来之后,二期工程接着要做企业文化,这是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对内聚敛人心的关键时刻,这时候不仅关注对外的良好企业形象,对内也要营销,建立企业文化犹如活化企业的筋脉网络,疏通企业全身的毛细血管,将企业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真正吸纳为企业的血液。保证企业的基体永远长青!
这里注意的一点是,企业的这几个发展阶段不是割裂来看的,而是每一个阶段都要兼顾着下一阶段的工作,只是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的侧重点有多不同罢了!
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归纳为下表:

建企之初
   销量——立足的基础
建企之中
   管理——发展的基础
企业稳定
   品牌——提升的基础
   文化——深化的基础

    (个人篇)

 

     

著名学者黎明先生在《西方哲学死了?》一书中曾提到人的三大元精神:信仰,求知和仁爱。
信仰:我觉得对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也好,作为人生的追求也罢,首先应该建立职业信仰,选择职业之前必须弄清楚我们从事那种职业是因为职业本身令人尊敬且有利可图还是出于一种内心的另一种想法,只有弄清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解决职业面对的各种矛盾和自我选择上的冲突,当自己从事某种职业的时候,会遇到工作上的种种冲突,一旦这一冲突和自己的对这一职业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相违背的时候,我们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甚至产生焦虑和绝望的负面情绪,从而造成工作上的不顺利,职业上的郁郁寡欢。
求知:坚定个人信仰就是要在真实的自我的基础上对理想化自我给予精神上的期望和追求,但是要使精神的高原变得郁郁葱葱,必须不断充实自我,在精神信仰的基础上不断求知,提升自身的内在知识文化的素养,掌握各种理论和分析工具,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学养底蕴。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士必须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和学养结构,保持一个清晰化、逻辑化、明确化的头脑。每一个咨询师都必须确立这个立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仁爱:有了坚定的信仰,并在不断求知的基础上掌握了大量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就必须开始实施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的行动了。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士尽管需要有坚定的职业信仰,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做些什么,他能不能帮助企业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个时代是最不需要高谈阔论的将说家的时代,历史也从不缺乏演讲的巨人。爱她,不仅是要你去救她,而是要你能够救活她。这一要求才是上面所说的“仁爱”的层次。这一层次是职场人士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职业境界。
人的职业发展也可以按照如下表格进行归纳:
职业初期
信仰——人的立足基础
职业提升
求知——人的发展基础
职业稳定
仁爱——人的升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