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药品一降价即消失?


  自从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药费用的上涨已经到了怨声载道、民怨沸腾的地步。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不得不对药品的价格等等实行严格的管制,通过招标、限价等等的措施,企图把高居不下的药费费用降下来,让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看得起病,而这也是医改的初衷与目的。

  然而,真应了那句我们不得不听的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边政府一招标一限价,列入了目录。那边这种药品马上就从市场上以最快的速度消失。而同类的替代品却在换了一副马甲之后重新粉墨登场。自然那价格也是以所谓的新特药的名义而让人望而生畏的。这一点我们只要从一年中国的新药数量几乎是全世界所有经过批准上市的新药之和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这其中是有见不得人的交易存在的,尽管新药的审批部门曾经有掌握实权 的领导因为腐败而上了断头台,但是,这一问题解决了吗?现在还不敢说。

  医疗改革走到今天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要改革之初就用错了药所致。本质上医疗是具有一定公共性和外部性的,是不能够完全的实行所谓的市场化的。我们的问题出就出在,以为市场经济了,什么都应该市场化了。因此,就有了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着,借着所谓市场化的名而大谋其私利了。 

  为什么药品一降价就从市场上消失?其本质与奥妙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