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像发达国家一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进入到市场群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各类金融市场,或者说金融市场的各个部分都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 但是在这个发展道路上,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选择,我认为,我们国家的选择更多的是一个市场一个市场的开放,我国处在一个市场一个市场的发育和发展的阶段。 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国债还需要由单位集体通过职工工资来认购,因为那个时候国债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而现在, 经过培育、发展, 国债、房地产、股票、基金等市场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广泛参与。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还有很多的市场只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还没有真正到被公众所广泛认同参与的状态。 同时,正是金融市场是经过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开放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国的金融市场客观上会存在着特别突出的机遇与风险。金融产品有四大属性,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期限性。安全性是本金保障程度,收益性是增值水平,期限性是持有时间长短,流动性是脱手的能力大小。这四个属性对于每一个金融产品来说是不一样的,而且这四个属性往往相互之间有所抵消,不能做到四个属性最优完全集于一身,有一个优点相伴而来就有一个缺点。比如说股票,收益率比较高,但风险性比较大,而储蓄虽然安全性比较高,但相对来说收益就比较低。现代金融学理论很重要的基石是资产选择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就好比说,为了降低鸡蛋被打破的风险,你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在不同的年龄段,就要从事不同的投资组合,还有关于投资风险及监控的理念等等,都是从这个理论基石里引发出来的。
因此,中国金融投资市场特别突出的机会与风险就在于,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培育和发展某一个分市场,往往会形成一些对这个分市场比较好的要素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的状态。但是好的要素集中在这个时间段的状态,不能够根本性地违背金融产品四大属性交替性的规律,不能违背由此决定的资产选择和组合的基本规律。
比如说前些年要发展房地产市场了,当时,房地产市场在公众的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什么呢?好像都是好的要素,非常安全,收益性很高,流动性很强,房子刚建成当时就可以卖掉。在这样一个状态下面,大家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了房子,因为这个投资品所有的要素都具备。2007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也给了这样一种感觉,好像股票市场没有风险,收益性很强,翻了好几番,也很安全,并且这个产品流动性也很强,上午买进,下午卖出,随时都可以套现。好像所有金融产品的要素都很完美地集中到这个市场上来了,从而吸引了很多人投身到股海。
而实际上,金融产品的基本规律特点决定,这四个要素不能绝对完美地都体现在一个市场上,这也是金融产品最基本的规律。如果有哪一个金融产品四个要素全部具备的话,也就意味着可以不要金融,不要资金的选择,更不用有金融市场的发展,只要有这一个产品就可以了,别的产品都不可能发展起来了。但是这个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金融产品的产生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我们走的是一个一个市场发展的道路,肯定会存在为了培育和发展某个市场,相应比较好的各种要素在这个阶段有所体现,但是金融产品的规律本身决定,不可能所有好的要素长期集中于某一个金融产品,这对矛盾的交错和冲撞,它总是会以某一种形式例如市场的动荡表现出来。
先市场动而动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