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初,本人曾经就《人的成功从说“不”开始》写过一个系列。那个系列涉及八个方面的内容。 其实不仅是成功,人的安全感也是来源于拒绝的。 一个人会面临很多机会的诱惑,陷入困境中的人员的无助求助,那些外在的刺激时刻撩拨着人的欲望,困境中的人考验着自己的善良。能理性地拒绝,并做到自我保护,也是成熟的基本标志。 人的生存基础在于自我保护。当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与基本权利的时候,会生气,能抵抗,即使没有到反戈一击的时候,都要做到正当防卫。 假如一个人无力自保,如何行侠仗义? 假如一个人自己尚且缺乏安全感,何以承担应该由别人承担的责任? 你没有必要全部拒绝,但也没有必要放弃拒绝的权利。 你的自我保护要从拒绝开始。从理性的判断到分析,要多问原因,多想结果,多问是否值得。 当你无法拒绝一个人,就意味着需要在内心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过于沉重,你就会丧失安全感。 拒绝是你保持自主性的唯一权利。 拒绝需要勇气,但更需要的是理性与智慧。慷慨是一种豪放,更多的是给予和施舍。 拒绝来自于身份平等,施舍却是隐含着极度的不平等,甚至不乏鄙夷。 一个不具有拒绝意识的人,难以得到安稳的未来。 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要对自己的承受能力自信到无限膨胀。 你不是救世主,无法拯救世界,你能做的只有善待并保护你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理性,这不算无情,而是本能。 侠义之士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都是付出不计回报的人。 你也许是一支蜡烛,但无法照亮整个星空。你是一只萤火虫,发出的光亮只够自己使用。 宽容是伟大的品质,会原谅别人的错误,但无原则的宽容就是在放弃自己的做人规范。 面对谎言与言而无信,你可以做到多少次宽容?多少次谅解? 你可以在内心原谅同一个人多少次?你可以帮助同一个人多少次?一次、两次、……八次、十次…….还是来者不拒? 重复是需要理性的,重复的次数越多,就需要越强的理性。 但重复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只能说明那个人愚蠢。 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放弃;依赖感一到形成,就很难自主独立。 其实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向你求助的人,所需要的都并不多。 理性地看,一切索取都要付出代价,即使不是现在,也是以自己以往过去的投入作为基础,也是要在未来偿还的。 所以不要贪图索取太多,多了就会不安全。 拒绝贪婪,就是对欲望的节制。拒绝索取,就是对自我的保护。同事也是对别人的保护,避免对方受到更大的伤害。 得到的多了虽然会有暂时的满足,却是注定会失落。 那种暂时的满足,会引发对方的贪婪,并放任欲望的不受节制。而失落就是一枚定时炸弹。所引爆的时间拖得越久,所造成的杀伤力与破坏力就越大。从这种逻辑上讲,你没有在对方能够承受的时候拒绝他(她),却要让他面对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损失,反而是对他(她)的残忍! 每个人都在追求外在的光鲜的现象,但形象是做给别人看的,外面做的越实,在内心就会越虚。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推导起来也不是难。 不要用耳朵去听别人在说什么,不要单纯相信你用眼睛可以看到的。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所表达的任何信誓旦旦的承诺。因为别人所说的未必就会努力去做,即使去做也未必能做成,即使做成了也未必会如他(她)所承诺的。 行为——只有行为才能说明一切。 信任的建立与信任的缺失都是一个过程,会跟随一个人一辈子。 信任如基金,存的时候很难,取的时候却很容易。透支什么都不能透支信任。 你的信任会带给对方心理压力。因为你没有图谋会让对方感觉你阴险得探不到底,你有图谋反而会让对方感觉内心平衡,因为那意味着你的帮助成为一种交换或者投资。 任何信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 每个人都要时刻扪心自问:你给了人家什么样的信任基础?你凭什么索取回报? 你做过什么已经成为过去,可以做什么尚未可知。 你的承诺只有成为事实,才会沉淀成为信任,信任之后才会有委托,委托是因为有期待。你付出是想有回报。 越是时尚与流行的东西,就越要落实到细节,需要严谨与安全感,需要成熟的依靠。因为时尚属于年轻,年轻需要成长,成长需要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更稳健。 稳健带来信任,信任会有依恋,依恋之后会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成长是靠不住的。 责任与尊重都是相对的,是互相的,任何单向的努力都难以持久。 对把说谎与言而无信当成习惯的人,无法得到别人的任何信任。 一派谎言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后路的封杀。而谎言一旦被打破,就很难再弥补。 只要进入到谎言的循环,就难以再找到安全感,因为他(她)会认为别人一直在用谎言应对自己的谎言,即使是宽容与谅解,都难以改变自己说谎的习惯。 永远不要指望那些习惯于谎言与言而无信者会有什么责任感与使命感。因为他(她)根本无法对自己的言论与行为负责。小到时间观念,大到工作目标与财务目标,都难以让其真正从内心去重视,并努力用行动去实现。 你永远不知道习惯于说谎或者言而无信的人会做什么。 你有你自己的生活轨迹,为什么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卫星? 你需要有基本的判断与分析,值得你付出的是什么事、哪些人?如何付出?付出多少?付出的时候是否可以不计代价,不顾后果? 你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那些弱到无法自我保护的人,那些强到只想去侵犯别人的利益、榨取别人的剩余价值的人,那些已经到不可理喻的人,那些总是可以给自己找到道理的人。 你没有必要保护所有人。特别是那些与你非同道之中的人,你需要在你与他们之间筑起防火墙。 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自我保护,却要不顾一切去保护那些不该保护的人,除了自取灭亡,不会有别的结果。 你永远无法承担原本不应该由你承担的东西。承担了不仅会让你自己的安全感丧失,而且会打破一切的平衡。 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也,匹夫之勇,并自取灭亡。 知可为而不为之,是智也,运筹帷幄,且游刃有余。 智是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是取舍与谋略;勇是感性的行动与冲杀,耗费体力却被利用。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贾春宝 2011年8月5日星期五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