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圣斗士星矢》、《七龙珠》为代表的日本动漫登陆中国大陆以来,这十几年里,日本动漫在中国青少年的风行早已突破潜流,成为全社会有目共睹的现象。日本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已经超越了感官刺激的范畴,深入到了日常行为直至思想方式的层面。
大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把迷恋日本动漫的孩子当作不学好的一群,但事实上,日本动漫针对的是一个年龄段,而不分好中差。另一方面,直到现在,我们的文艺理论界对这种现象依然讳莫如深,要么是简单的一语定之为感官刺激,要么就是保持沉默,而在这种简单化的处理与沉默中,实际上又夹杂着正统文艺理论家对日本动漫的的鄙夷、不满和惶惑。
不敢正视这些似乎不入流、不登大雅之堂却拥有极广大受众群的作品这一事实,表明了当代文艺理论界对文化的偏见与狭隘。很多人只看到文化的审美、娱乐、创造智慧、传播知识等功能,却无法看到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对社会的整合。当一种文化拥有了广大的受众群并能持久地加以影响,那么它就做到了这一点,无论它是以何种手法实现的,无论这样的手法与我们的观念与情趣有何种的悖离,它也就值得审视与研究,而不能简单地加以定性,否则我们就远离了文化的本来目的与责任。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回答“日本动漫是如何吸引青少年的”的问题。
为什么对14--24岁的年龄段有着最大的杀伤力
日本动漫虽然包罗万象,不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但是,最容易接受并迷恋日本动漫的是14--24岁的年龄群,小了看不懂,大了看不进。把日本动漫的成功归功于内容的解放,还不如归功于它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准确把握。如果从众多作品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日本动漫的成功,那将是一项浩瀚的工程,但如果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出发来分析,却有章可循,进而洞窥日本动漫成功的奥秘。
人的一生可分为童年、青少年、成年三个时期。人在童年时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生活不关心,只关心生活中不能发生的事,他们把这些视为新奇而不是虚幻,当动画片出现各种动物说话的时候,他们会高兴得大笑,这在成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他们早已明白这些都是假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不属于他们所关心的范畴。因为成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们明白除了把握自己的生活,其他都是虚幻或者很难获得的。只有人在青少年时期,处于从虚幻到真实的过渡年龄,在一些最基本的层面上,他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但还不像成人那样可以对大多数事物加以明晰的判断,他们在关心自己生活的同时,还抱有很多生活之外的幻想,可以说青少年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一般来说,在日本青少年动画片未出现之前,人在过了童年时期就会逐渐淡漠对动画的兴趣,那些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在青少年看来属于幼儿科,动物就是动物,人就是人,他们对这一点分得很清楚。但一当他们接触日本的青少年动画片之后,他们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燃起对动画片的兴趣与渴望,而这种感受与童年对动画片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以至《圣斗士星矢》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他们惊呼:“原来动画片也可以这样拍!”日本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日本动漫是如何吸引青少年的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