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有一档《科技博览》的节目,每次虽然仅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堪称科普的上乘精品节目,集科学性、前瞻性、通俗性于一体,倍受观众的欢迎。笔者在课堂上,不止一次建议文科学生有条件坚持收看这个节目,因为这类节目,对开拓文科学生的视野非常有益。对《科技博览》的情有独钟,足以使我相信央视在倡导科学精神、抵制封建迷信方面所承担的社会道义,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如果说央视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捎带着还在传播迷信的东西,你信吗?至少我不信。但是,有时候,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往往不期而遇。
近日,“你想知道你姓名中的秘密吗?”的短信游戏在各大电视台甚至中央电视台6套做过广告,这一游戏同大街上的“算命”者没有多大区别。(11月5日《新闻晨报》)
时下,“算命”生意在网络世界里丝毫不比在现实世界里萧条。几家门户网站,哪个没有星座算命频道?专业化的算命网站,同样门庭若市。至于说手机短信算命,更是让不少手机用户饱受干扰之苦。不久前,笔者就上了福建智网(音)的当,这个网站不知怎么和四川的联通部门挂上了钩,“钓”上了我这个“鱼”,周周都要发3条算命短信,每条1元的样子。给联通打电话交涉数次,就是取消不了。后来,跟1001服务台的接线员急,说要到媒体投诉他们,总算和那个“智网”拜拜,由此深深领教了“智网”缠人的“智慧”??傍住联通这颗大树,自己好安心数钞票了。
没想到财大气粗的央视,竟然也在乎“算命”短信的那几个广告钱。既然连央视都敢播“算命”广告,难怪其他地方台也“热心”于播放“算命”短信广告。要清理,天“塌”下来,不是有央视扛着,砸不到地方台头上吗。如此一来,还真有必要问问这些“算命”短信广告是怎么堂而皇之地搬上了央视的屏幕,对亿万观众开展“算命业务”的?
有学者认为,央视播放此类广告,有审查不严之嫌。此说可谓一针见血,击中了目前电视节目制作中各自为政的软肋。凡是干过电视的人都知道,电视台播出的专业节目(新闻、专题、影视片、文艺)和广告节目井水不犯河水,广告部有自己独立的一套人马和设备制作广告节目,节目做好后,这些广告节目直接送到播出部。这样,难免造成广告节目内容和其他节目内容有冲突的可能。譬如前面提到的《科技博览》,制作这类节目,央视的用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意在追求社会效益。然而,电视台的广告部门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使负责审查广告内容的人士放松了警惕。尤其是像被曝光的这类“算命”短信广告,广告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迷信”二字,只不过采用变通的方式,将测字生意以“合法”的身份送到了央视的屏幕上。这个“擦边球”,蒙蔽了央视广告部门负责人的眼睛,造成负面影响,不足为奇。联想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俄罗斯人质事件,央视以短信竞猜的方式要求观众参与,就足以知道现在央视的广告审查麻痹到何种程度了。
一个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是个系统工程,打造的精品栏目再多,也架不住一粒老鼠屎坏了整锅的“汤”(节目)。在此不妨提醒央视,提高节目质量,别遗忘了广告节目这个角落。
“算命”短信广告怎么上了央视?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