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管理的普遍经验是,越拖着不去解决危机,最终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现在欧元区就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两个月前,我们还曾主张,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危机将蔓延至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复苏将陷于停滞。
现在,危机已经蔓延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也已经放缓。这出悲剧的下一幕将是欧元区再次陷入衰退。这种可能性并非虚无缥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上周末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坦率警告称,衰退的风险很大;她呼吁采取紧急政策行动。
我们还没落到再次陷入衰退的田地。但这场危机已然相当严重,现有的解决机制已经失效。创建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是为了处置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小国的危机;要想保护意大利或西班牙,这个机制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把它的贷款上限提高到比方说2万亿欧元,法国很可能会失去AAA评级。这反过来又会影响EFSF自身的信贷能力——其信贷能力等于AAA评级国家在EFSF中的承诺出资额。
如果你真的想为意大利或西班牙提供支撑,唯一的长期解决办法用法律术语来表示就是“连带责任”——换言之就是欧元区债券。德国为意大利提供担保或法国为西班牙提供担保的做法根本行不通。问题已经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唯一可信的担保只能是连带担保。
遗憾的是,欧元区债券并不是一种你在明日午夜的紧急会议上就可以推出的东西。我们需要为此建立新的机制。整个过程必须分成多个阶段完成,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出欧元时那样。必须为此修改欧洲的条约,还须修改各国的宪法。
在非危机时期,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将会成立一个委员会,花上一两年时间起草一个总体规划,接下来将是举行政府间会议和引人注目的峰会,然后用几年时间来贯彻执行。
危机可能缩短上述过程,但这需要有关方面拿出政治领导力。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却看不到这种领导力。只需看看欧元区成员国围绕芬兰与希腊双边协议爆发的令人厌烦的争吵,你就能明白这一点。根据该双边协议,希腊要向芬兰提供抵押品,以换取芬兰出资参与新一轮希腊纾困计划。即便到了现在,欧元区仍在围绕一项与其未来基本上不相干的方案的细则部分争吵不休。
设想一下,假如明天就要求德国、荷兰或芬兰签字批准欧元区债券。上周,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每天都在否定欧元区债券的可行性。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表示,要想推出欧元区债券,必须建立财政联盟。芬兰总理于尔基•卡泰宁(Jyrki Katainen)也反对欧元区债券,但预计将在今秋讨论该问题。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表示,建立一个全面成熟的政治联盟将是推出欧元区债券的前提条件——这是在变相地说“不”。
他们是在虚张声势吗?不完全是。我知道,观察家们已变得不太相信这类言论,尤其是默克尔公开发表的抵制言论。默克尔曾对每项危机应对举措都表示过反对——从第一轮希腊纾困到扩大EFSF的职权——随后又都作出了让步。欧元区债券只不过是这场“最初抵制、最终让步”游戏的下一关,难道不是这样吗?一旦德国联邦议院批准调整EFSF,默克尔不会软化自己的立场吗?
我知道,默克尔和朔伊布勒身边的一些人赞同欧元区债券将是解决此次危机的唯一办法。即使他们已经就此起草了一份紧急计划,我也丝毫不会感到意外。但他们正受到政治因素的阻碍。要想让扩大EFSF的计划在议院中获得多数票支持,默克尔还面临着艰苦的战斗。她多半会赢得这场战斗,但她可能赢不了关于欧元区债券的战斗。她的联盟很可能会分裂。
因此,我既看不出在不推出欧元区债券的情况下,希腊或意大利如何能够无限期地留在欧元区内,也看不出德国、芬兰和荷兰如何会接受欧元区债券。因此,必须得做些什么。一种仅涵盖一小部分主权债务的小型欧元区债券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它只是敷衍之举,不会解决此次危机。或许,2013年大选之后,社会民主党领导下的德国政府会接受欧元区债券。但那时已为时已晚。或许,此次危机的下一阶段将非常严重,以至于所有人都变得非常害怕,从而两害相权取其轻、接受欧元区债券。这可能会奏效,但你不会希望出现这种局面。
短期内唯一聊以慰藉的,就是欧洲央行(ECB)扩大了的债券购买计划。目前,该计划的规模远远超过1000亿欧元。我听说欧洲央行理事会的数个成员投票反对扩大该计划的决定。这意味着,这一共识是脆弱的,可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围绕欧元区债券和欧洲央行债券购买计划的双重不确定性表明,投资者做空欧元区是非常理性的。这意味着,此次危机将会持续和恶化,让欧洲付出更大的代价。除非政治回应很快发生重大逆转,否则即便推出欧元区债券也可能解决不了此次危机。
尽早推出欧元区债券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