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初,在一次宴会上,天津“四大花旦”之一的谷瑞玉遇到了张学良,两个人相谈甚欢。
宴会完毕,她依然登台唱戏,他依然深入林海雪原剿匪。
不久,张学良不幸中弹,很快陷入昏迷。谷瑞玉只身一人在深山里奔走数日,终于见到了躺在小窝棚里的张学良。
从深山到医院,她一路跟随,精心照料,日夜守护在他身边。和风细雨般的温情打动了张学良,他的目光溢满了柔情。
可是也仅限于柔情。谷瑞玉是个聪明的女子,深知自己身份卑微,稍不留意便有依强附贵之嫌,爱不成,倒让人生出反感。所以除了恭敬,她对他始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谷瑞玉再次奔赴前线。她把军官的家属组织起来,在枪林弹雨中救助伤员。
这场战争让张学良看到了谷瑞玉坚强的一面,也同样让他品尝了失败的痛楚,绝望之至的他决定自杀。千钧一发之际,谷瑞玉及时赶到,跪在他面前哀求:“只有软弱的人才会拿枪对着自己的脑袋!”
战争让两个人的心越靠越近。十几年里,她跟随他南征北战,把所有的爱挥洒在战场上。
1922年春,谷瑞玉随张学良来到沈阳,她多么希望名正言顺地住进帅府,然而,她连看帅府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当张作霖得知儿子带回一个唱戏的女子时,大发雷霆。最终,他想到儿子艰苦的军旅生活中确实需要一个随军夫人,就默认了她以外室的身份存在,并提出了苛刻的“约法三章”。这足以让谷瑞玉喜极而泣,再没有比与爱人相守更重要的事情了。
她谨遵“约法三章”,安分地呆在小洋楼里,唯一的快乐就是等待爱人到来。她以为这样做便能赢得公公的好感,成为这个家庭真正的一分子。
可是愿望再好也抵不过现实的薄凉。张学良染上烟瘾,她被原配夫人于凤至严厉责问,那凌厉的目光让她忍不住颤抖。她督促张学良戒烟,却因为对戒烟常识一无所知,导致张学良依赖上吗啡。这件事更是让张家举家共愤。事实上,看着爱人受罪,她的心也像针扎一样的痛。
1926年,谷瑞玉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了张作霖。那是她第一次公开露面。她坐在大厅的阴影里,看着别人谈笑风生,怯怯地不敢有任何表现,可心里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她感到自己离这个家越来越近了。
然而事与愿违。张作霖命令儿子:“以后这种场合,还是让她回避吧。”她终于明白,就算她再怎么努力,这个家也没有她的立锥之地。
谷瑞玉本来是一个交际花,却只能终日窝在小洋楼上。“约法三章”像枷锁一样将她牢牢套住。
有爱情滋润,或许一切都可不予计较,但张学良实在太忙。既难看到爱人的身影,又要恪守不平等的“约法三章”,谷瑞玉决定奋起反抗。
1923年冬天,她再次登台唱戏。公然挑衅张作霖的威信;张学良心惊胆战,急忙派人前往劝说。她却不肯妥协,她无法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在似水流年里浪费大好光阴。
这样的抗争不止一次,只是当战争爆发时,她就会回到张学良身边,因为这个人让她割舍不下。张学良也曾带她去看戏,但这少之又少的短暂欢娱怎能抵消时光漫漫的寂寞无聊?
所以,当政敌的目光盯上她时,她表现出饥不择食的惊喜。被别人尊如贵宾,听着恭维的话语……她甚至想成为交际场上的新宠,让张家人对她刮目相看。
她明白这是饮鸩止渴,但她还是扑了上去,她需要一个宣泄人生的出口。张学良劝说无效,万般无奈下求助于凤至。
面对高贵逼人的原配,谷瑞玉坚决地摇头。她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帅府只会是再一次画地为牢的开始。
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她一个人返回了天津,与其让所有的人都这么痛苦,不如舍弃,过另外一种生活。
有些人值得你拿生命去爱,却不一定能爱。爱上一个不能爱的人,只能得到绵绵不绝的伤害与痛苦。张学良便是那个值得爱却不能爱的人。
1931年,张学良和谷瑞玉离婚。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她随他征战十多年,又怎忍轻易舍弃?他留给她一幢洋楼和十万大洋,以确保她后半生衣食无忧。
西安事变后,得知张学良的遭遇,她心情悲愤,开始酗酒,并患上了高血压。1946年,她因高血压发作而猝死,年仅42岁。
爱上张学良,她一直在战斗,而现在,她终于可以休息了。
谷瑞玉:一个女人的战斗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