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一直以来的原则:一流境界的投资在于选人。今天就特别来说说云南白药的老总王明辉。云南白药是我自己的账户目前是没有持有的,倒是我替一个很好的朋友管理的账户在2009年初的时候全仓买了。和朋友聊起来的时候,朋友都取笑我,我也是深感遗憾,当时由于资金全集中在自认为比云南白药更低估的两只小股票上,没有腾出大笔资金来建仓云南白药,虽然后来股价上涨得比云南白药快,但我不无遗憾,因为我错过了我认为的一个极好的建仓机会,在一家真正称得上优秀并伟大的企业身上没有重仓或许也是一种可耻吧——我一直以为,资金应当投向那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优秀企业,这是一个善举。
朋友曾问我,你觉得王明辉像历史上的哪个人物?我突口而出:诸葛亮。朋友哈哈大笑,我也醒悟过来,这是哪儿跟哪儿呀,一个是军事家,一个是企业家,八杆子打不着。后来,我又细想一翻,觉得当时的突口而出也不无一点道理,有一些神似之处。毕竟,厉害的人物总是有相通之处的。
王明辉的父亲曾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从小便受到军人的作风影响,他的自律能力非同一般。据说,王明辉是从来不进夜总会的,这可不是一般的现代企业家能够做到的。他或许要自己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他振兴中药民族品牌的使命——在他1999年开始担任云南白药领导人以来,支撑他一直坚强地走下去的主要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当时的白药非常艰难,在很多国人的印象里都已经边缘化,他发誓要把这个百年品牌发扬光大,给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天道酬勤,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一系列努力下,云南白药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收入节节攀升,资本市场也非常响应这种变化,十年间,云南白药股价上涨十倍,是沪深两市公认的最受投资者尊敬的上市公司。
王明辉到底使用了什么魔力使得云南白药焕然一新并且蒸蒸日上呢?
这或许是永远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疑问,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种答案可以合理地解释,每一种都体现了这位企业家独特的人格魅力。
用人:王明辉的用人之道是破格用人。云南白药透皮事业部的总经理赵勇(现在是云南白药副总经理)是清华MBA毕业,加入云南白药时只有1300元的工资,他是主动请婴负责创可贴业务的,当时很多人反对将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但是王明辉力排众议,使用了赵勇这员虎将。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在赵勇的努力下,创可贴业务国内市场份额超越强生,这是中国民族企业第一次打败国际巨头。得一能人,乃得天下,王明辉深知此理。在王明辉使用王锦(现为云南白药副总经理)时,她只是从昆明制药进入云南白药的普通业务员,王明辉让她负责东北市场业务,当时也有很多人反对,但他仍是力排众议,果然不出他所料,王锦负责东北业务一年,就把业务量做到了前一年的三倍。王明辉不但用人大胆、不拘泥于通常看法,而且在重要人才的“保护”方面也是周到细致。据说,有一次赵勇的母亲从陕西来看儿子,因为赵勇太太生病没时间照顾,赵勇母亲决定第二天就回老家,王明辉得知这个情况,马上安排公司副总亲自接待老人,并提出自己出钱让赵勇母亲到西双版纳游玩。这件事很让赵勇感恩,更加坚定了跟着王明辉闯白药事业的决心。
使命:王明辉是带着极其强烈的使命感接手云南白药的,而且这种使命感一直强烈地藏在他内心,散发出来时,强烈地影响到了云南白药上上下下的同事。长时间的这种使命感的积累,形成了云南白药独特的企业文化力量,支撑了许多优秀人才为之努力而无怨无悔——云南白药高管的收入因为受到国有体制的影响,都偏低。但低薪并没有影响到高管们的热情,这需要什么来支撑?那就是使命感,这是一种强大的企业竞争力。我一直以来都认为云南白药是品牌魔力取胜,然而,当我更多地了解了王明辉后,我发现,这是人格魅力的取胜,这是文化的取胜。中国不泛著名的老字号品牌,然而却死气沉沉,有的甚至消亡。为什么?关键还在于人!有的人说,体制束缚了老字号的发展,但我想反问的是,云南白药也是国有体制,王明辉和他的团队也同样拿着不高的薪酬,在极少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实现了内生性快速成长,这不是人的关键还是什么?!说到有关体制的问题,王明辉有一段话非常实诚,突显了这个企业家非常务实、非常真诚的一面,他说:“民营企业产权制度非常清晰,我只要对老板负责就可以。但云南白药的这个老板是国资委,是一个抽象的老板,你不需要明确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负责,但你需要对这份事业而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哪个具体老板来参与企业的利益分享,因此,你也不会产生心理的不平衡。而如果换个民营老板,你反而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我们一年赚那么多亿,他全装口袋里了。”
这是何其实诚的真知灼见!
我不敢断言王明辉未来十年会怎么样,但我相信,一个人可以将一家企业带到现在这样的状况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了。期待王明辉一如继往地自律、自强!
说说云南白药老总王明辉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