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大混战中的宏观调控


   中国现今坐拥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依赖庞大的货币投放量,中国在过去十年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荣,GDP翻了两番以上。按照常识和经典理论而言,收紧货币、打击通胀和挤掉泡沫成为各方共识,相关政策也在朝着这些目标执行,但是另一方面本应该匹配的制度变革,却未能如期取得突破。

 

货币紧缩、打击通胀和挤掉泡沫,当然没错。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政策调控之后,当然还需要坚持下去。不过,若想让此轮调控周期,最终取得完满的结局,就必须大力度推进金融和财税制度改革,否则,无论政策是紧还是松,中国经济只会陷入两种无解境地:要么硬着陆,要么恶性通胀。只有拓宽了投融资渠道,泛滥的流动性才可能不集中某个领域制造泡沫。

 

近期,福建南平捣毁的传销式高利贷模式,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如果现有的高利贷非理性繁荣继续下去,定将把大面积的中小企业和一些民众裹挟其中。一旦游戏结束,高利贷崩盘,只怕会让本就贫瘠的民间,满目疮痍,实体经济的复兴也就完全看不到希望。

 

在过去的十几年,政府不止一次的调控房地产了,最后都是无功而返,最主要的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完全受制于土地财政,地方官员不愿意放弃土地财政的现有格局,才不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更多资讯尽在mbt shoes wholesalediscount mbt shoescheap mbt s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