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真相


  上一次美国副总统拜登的访华,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和拜登的会谈中明确的表面希望美方放松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这一项提议在很多年前中国的领导人已经多次的提出了,一直没有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

 

难道一个不学无术、善于来事儿的经济学教授,其收入就应该比一个技术精湛的装修工高吗?如果高科技一定有高利润,那为什么手工打造的汽车反而比机器生产的汽车卖得更贵?更能凸显人的身份地位呢?难道手工打造的技术含量比六轴联动数控机床还高吗?显然不是这样。西欧战胜国掌握话语权,而实物生产国却没有。结果,英法等西欧战胜国依靠所谓的高科技赚取超额利润,来平衡实物贸易的逆差。高科技产品的进出口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与金融大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代科技自二战以来并未出现历史性的突破,尤其当代物理学几十年来一直停滞不前。现代制造技术往往是依靠海量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就拿日本高精尖模具来说,其完全依赖于高技术工人的经验与技巧。汽车发动机中的紊流现象至今仍弄不清其机理。直至今日,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业仍依赖于长期的经验与数据积累,而所谓的技术积累无非就是根据长期经验所得到的次优选择。换而言之,高科技就是一层薄膜,一旦捅破就毫无神奇之处,捅不破就感觉神妙无比。

 

高科技就是一个噱头。二战后在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物产出国必须要储备美元才能换取本国所缺的资源。当时美元以黄金为锚,不能任意乱发。因此,美国相当于是一个大银行,存美元就相当于把实物与资源存在这个银行中。美国吃肉,英法等西欧战胜国喝汤。

 

   美国只要放开对中国的高科技限制,那么以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可以将任何所谓的高科技的产品做成大白菜的价格,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高科技的定价和话语权将全部丧失。所以美国永远不会对中国开放高科技技术,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更多资讯尽在purchasing agentyiwu marketyiwu 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