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站的冬天


  这个周末,对高朋人来说是最不平静的周末。而对于团购网行业来说,何尝又不是?“泡泡吹大了,总有破的一天,而且泡泡吹得越大,离破的一天就越近”高朋这个周末毫无征兆的大裁员,似是告示众人:团购网站的泡泡吹破了,冬天就这样来了。

  博友Liz潘在博客里直播了高朋裁员:同事来电,说被辞职,公司这两天很混乱,哭倒好几片!一群记者现在在办公室外面,里面的人出不来,因为门被专人紧紧把守。裁员没有任何征兆,HR站背后,要求马上电脑格式化、一小时内签字走人!没有商量余地,就我们部门昨天一天裁了20多个!凄凄惨惨。不知自己若是在里面会怎样去面对这处境?

  这让我想起了早在去年团购网站正如日中天的时候,本博曾经写过的一个博文《从“百团大战”看中国跟风式创业》。即使那时候,团购网站是如此的火热,即使那些怀揣着美好梦想的创业者们是如何正在向公众描画他们要上市的憧憬,那个时候,我依然对如此一种跟风式的创业抱着不乐观的态度。

  当然,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大洋彼岸Groupon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18个月企业估值便达13.5亿美元,这样的传奇的确诱惑人。其商业模式也太简单直接了,就是每日一团、超低折扣,吸引一定数量购买者后收取商家一定的交易佣金;若达不到最低团购人数就取消交易。

  没有办法,这门槛实在太低了,市场前景看起来也很大,许多人都觉得这回必定能有所作为。于是,团购网站疯狂的增长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据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底至2011年6月底,呈持续上升趋势,除了春节前后团购企业数量增长缓慢以外,二季度团购企业数量增长迅速。目前已经上升到5300家。

  一个Groupon模式,仅仅在我们身边就疯狂地被复制出来五千多家,这是什么概念?太容易复制的模式,近乎盲从的疯狂跟随者,潮水还没有退去,都知道有人在裸泳。时至今日,“匆匆开站匆匆管,匆匆招人匆匆裁”的下场,几乎都在意料之中。

  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场互联网泡沫。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波互联网热潮在全球兴起,大量的资金投向了互联网业,然而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大量的投资伴随着很多互联网公司灰飞烟灭了,互联网业进入第一个寒冬。现在,高朋网等团购网站的大规模裁员,预示冬天到来的同时,更是在告诫人们,没有核心竞争力,一味盲从和生搬硬套的复制,终究要被淘汰。有市场,有机会,有示范,不等于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