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政府的举债权至关重要


  地方政府与铁道部的负债,一旦出现风险,最终的买单者显然是中国纳税人,这些债务最终无非是由财政兜底。实在没有还款能力,你既不能卖了地方政府也不能卖了铁道部。

  近日,有关债务的消息可谓持续成为热点。先前,媒体报道地方债务达到12.5万亿元,后审计署的报告说是10.72万亿元。美国的债务危机近日更是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同时,也爆出铁道部总负债破2万亿元,负债率为58.53%的新闻。

  对于美国债务危机,人们关心的是它对于中国的影响,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最大的债主,债主害怕债务人赖账,完全可以理解。但中国人更担忧的是美国会用大量印发钞票的方式,使美元贬值而使债权缩水。对照咱们中国的实际加以想像,美国一定会采取这种做法的。既然美元是由美国人印刷的,美国人为什么不会通过开动印钞机印制大量的纸币来偿还所欠中国的债务呢?不过,美国政府对于印刷钞票,受到很多制约,因此,美国会不会真的开动印钞机,还只是猜测。

  对于美国两党围绕国债上限的剧烈斗争,中国人多解读为这是两党上演的双簧,给全世界人看的,或者解读为为了竞选而作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美国的国会、政党,是怎样发挥对于政府举债的制约权的。

  政府取得收入,有几种办法,一种是征税,一种是借债,一种是印刷钞票,另外当然还有没收、征用等等手段,一般情况下不怎么用,最常用的是征税和举债。所以,要控制政府,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控制它的钱袋子。对于控制钱袋子,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控制税收与支出,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控制政府的举债。政府借什么债,规模多大,用于什么目的,怎么偿还,都得议会或国会批准。在议会制国家,议会完全控制着政府的钱袋子,包括征税与举债。美国国会围绕国债上限的争斗,本质还是要控制政府的举债权,给政府举债设置障碍,为纳税人负责。

  反观中国,不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预算不能列赤字,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没有举债权,它不能借债,不能发行债券,不能为他人举债做担保。但是,地方政府对于这样的规定,总会想出无数的办法予以规避。比如,各地成立融资平台,用土地之类担保举债。地方政府10.72万亿元的债务,大概就是这样借来的。这就是说,地方政府通过规避法律的限制而借了那么多的钱,既不向人大报告,接受人大的审议批准,也无须向纳税人说明。当人们知道有这么回事的时候,几经积累已经到10.72万亿元这样的天文数字。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借了巨额债务,而铁道部现在也有2万亿元的债务。与地方政府的举债不同,铁道部的举债,更成为一种让人尴尬的问题。地方政府之债,无论怎么规避法律,它总是政府之债。而铁道部举债,是政府之债还是企业之债?在铁道部个政企不分的“王国”,你不知道它举债的性质。如果是企业之债,当然以企业为责任主体,以企业资产承担责任。可是,这个企业根本与政府浑然一体,全国铁路系统政企不分,既是行政机关,又是运输企业,不知道它的债务到底完全由铁路企业资产做担保,还是以国家公共财政做担保。

  地方政府与铁道部的负债,一旦出现风险,最终的买单者显然是中国纳税人,这些债务最终无非是由财政兜底。实在没有还款能力,你既不能卖了地方政府也不能卖了铁道部,既不能让地方政府破产也不能让铁道部破产。除了征税还款与印发钞票还款外,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而无论征税还是发钞,最后买单的还不是普通大众?所以,作为债权人,我们应该关注美国会不会赖我们的账,可是作为纳税人,我们更应该关注国内地方政府以及政企不分的铁道部的巨额债务,是不是将会成为我们的包袱和负担。总归一句话,控制政府的举债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