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限购山雨欲来,楼市能否降温有待时间考验


  今年以来,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的“逆势躁动”增加了调控的不确定性。在“最严调控”持续发力之下,今年以来各地楼市风景各不相同:部分地区房价出现松动迹象,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表现“生猛”。尽管住建部关于二三线限购城市的名单迟迟未公布,但房地产江湖早已风声鹤唳,任何有关“限购”的消息都刺激着开发商的神经。

  7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昨日有消息称,与国务院要求同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开始调查分析部分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成因,并据此草拟新一轮的限购城市的名单。7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办公会,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调控的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对于限购政策要从严执行,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执行限购政策。

  张四强对此表示:“这则消息的出台则预示着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如果不明智,还要在价格上疯狂上涨,则离灭亡的时间就不早了。 当中央政策出台一线城市中价格过快增长的城市限购后,明显的可见这些城市的成交量大幅降低。究其原因不是没有人能够承受起这样的价格,而是政府用政策限制了购买力。地方政府不仅仅需要考虑避免出现房价泡沫,还要考虑一旦房价上涨以后本地居民的居住问题。而我们的城市发展也仅仅注重了房地产的单方面投资拉升GDP,也造成了物价的上涨。同时保障房的建设没有执行彻底,不能及时推向市场,造成了二三线城市的商品房价格拉升。房地产的单方面投资,也造成配套投资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进度。如幼儿园、医院、小中学、城市管网等,这些配套基础设施的落后,则造成城市人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城市弊端日益显现。因此二三线城市的限购也是政府被逼无奈之举。”

  事实上,早在6月中旬,国务院以及住建部就已经开始考虑在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以及中小城市实施限购政策,住建部还特意为此扩大了房价监控系统城市目标的范围。此后,南宁等一批城市纷纷加入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名单。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继续趋缓,但房价涨幅居前的,包括石家庄、长沙、乌鲁木齐、丹东、洛阳、牡丹江、兰州、昆明、南昌、沈阳、西宁、秦皇岛等城市均为二、三线城市,已经取代北上广深成为领涨主力。

  权威部门官员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僵持和胶着状态,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保障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抑制不合理需求,保持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促进房价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目前还没有公布二、三线城市的限购范围,但毫无疑问,对最先限购区域的投资投机需求将会有立竿见影的抑制效果。陈晟等专家表示,个别房价涨幅突出的二、三线城市将会被首先限购,各方都应该充分理解决策层调控楼市的决心,楼市将继续处于“深度降温”通道之中。

  
楼市下行趋势明显:

  上半年,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限购”和“限贷”政策,调控政策正在逐步升级,持续从严从紧。中原集团研究调查显示,2011上半年四大城市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下跌13%。在成交量普遍下滑的同时,一二手住宅比重亦发生明显的变化,上半年北京、广州和深圳二手住宅所占比重较去年上半年下降4至8个百分点。市场最新资料显示,深圳市一些二手房放盘报价当前出现2%至10%不等的减幅。北京住宅市场中以往较为活跃的通州地区,近期已经接连出现降价超过万元的楼盘项目。

  
地价环比增速趋缓:

  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分析报告》显示,各用途地价增速较上一季度均有所放缓。全国商业、居住、工业地价环比增幅分别为2.77%、2.17%、1.13%,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了0.56、0.27和0.30个百分点。超过六成城市综合地价环比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所放缓,涨幅超过5.0%的城市仅有两个。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全国三大区域综合地价环比增速均呈回落态势。其中南北两大热点城市北京、杭州居住地价降幅分别为0.58%和0.53%。

  
购房者“淡定” 持续观望

  根据中原地产对22个城市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各地实施限购前后,有15个城市外地购房者比重均有下滑。其中,北京、厦门、福州、杭州的外地 购 房 者 分 别 由 限 购 前 的40%、70%、50%、50%降为25%、40%、10%和30%。

  
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209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7%,比一季度末回落3.8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累计新增908亿元,比年初增长54.8%,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增加48.3个百分点。居民购房贷款累计新增581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5%,比一季度末回落4.8个百分点。

  
二三线城市房价坚挺

  1—6月涨幅排名靠前的城市,二、三线城市占据主体。6月份,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超过0.3%的有13个,均为二、三线城市,同比涨幅在5%以上的城市有31个,除了广州之外,这些城市几乎全部属于二、三线城市,而襄樊、岳阳、常德、惠州、韶关等未出台限购政策的城市涨幅超过6%。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在东部沿海的全国三大区域综合地价环比增速回落的同时,在二季度综合地价环比涨幅前十位城市中,潍坊、黄石、淮南、北海、南宁、重庆等二三线或西部城市赫然在列。二季度综合地价同比涨幅超过20%的城市为昆明、深圳、石家庄、南宁。二三线以及西部地区城市地价总体处于升温通道。

  
二三线城市支撑房企业绩

  诸多数据显示,尽管受到调控新政压制,但今年上半年房企,特别是众多领军房企的业绩仍相当漂亮。在一线城市面临着极大的政策压力之下,仍然有如此靓丽的数据,这无疑与房企将开发重心延伸到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有关
【详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智慧,在民间从不缺乏。管制受损的主要是穷人 而从严肃的经济学角度讲,张五常教授曾讲过这样的话:无论政府怎样价管,富人总有办法找到好东西吃。在一个称得上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中,没有任何政府管制可以难倒富有的人!这是经济学的黄金定律。当年戴维德等大师就解释得清楚:所有针对富人的政策都难不倒富人。例如提升得快的累进税制,富人有拆解之道,负担的主要是中层人士。政策管制?受损的主要是穷人。 
      
  在包括限购在内的“组合拳”持续打击之下,持续“降温运行”的楼市如何确保自身良性发展,并发挥应有的经济带动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今年的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障性住房的大量建设和供应,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由于商品房建设、销售量下跌带来的‘拉动力缺口’。应切实落实保障房工程的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今年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不打折扣、不含水分地完成。而有业内专家甚至认为,如果宏观调控政策不发生改变,未来市场持续走弱的趋势不可避免,市场调整也将持续,而这种调整更多的是以量换价形式出现,成交量极度萎缩,价格维持高位盘整,真正的价格调整短期内难以出现。如果通胀持续,即便政策不松绑,价格的有效调整也难以真正出现。

  
楼市迎来第四次调控:二三线城市限购山雨欲来

  国务院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必须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