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周记已写四篇,为便于检索,特存档于此。
记录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好习惯,希望这周记能持续。尽管博客已被很多人弃用,仍有微博不可替代的价值。
初刻周记No.1 纯真博物馆
No2 回到童年
许晓辉 / 2011-07-05
忙碌于各种事务,在被同事数度催促之后,我才开始补这篇迟到多日的周记,很抱歉。
今早坐地铁,没有空调的逼仄空间人头攒动,汗流浃背。按照惯例,我选择在读书中迷失掉这一个小时的路程,以分散这一路无风景可看的辛苦。《明日风尚》是我近期常读的两本杂志之一,另一本是《城市画报》。在时间碎片的路上,翻阅杂志是最适宜的,尽管书包里还有一本柳井正的《一胜九败》。
本期《明日风尚》有篇文章我很喜欢,关于新加坡,《城市不可以忘记游乐园》。对成年人来说,游乐场是休闲、是童年快乐的延续;对孩子来说,是快乐、是健康成长的营养来源。休闲设施理论家Lee Hamner说:“今天的游乐园就是明天的共和国。如果你想二十年后的国家有强壮而有用的男女国民,一个正义且公平的国家,今天就要从只供儿童玩耍的游乐场开始。”与经济利益相比,游乐场无足轻重,而它确实很亮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场所。
作为一个做生活方式的品牌,对《城市画报》的喜爱由来已久。《城画》主编黎文是近期认识的好朋友,而他的卷首语我早已是每期必读。他曾写过一篇《与天真的距离》,其中谈到:“也有不少读者批评我们,你们总是在制造一些生活的幻象,真正的生活哪有那么理想化?是吗?也许是的。大多数人的朝九晚五柴米油盐,都像是大批量生产的商品那样被标准化了,当某个人想要摆脱这样的被定制的命运时,总会遇上大规模的反对声浪:‘大家都是这样子的,凭什么你就要独具一格?’”
引用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回到天真、回到童年、回到最初简单的快乐,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东西,我们必须小心培育、呵护。这个世界已很复杂,我们需要让自己变得简单。初刻正是为了还原这种单纯的快乐而诞生,就像此刻饥肠辘辘的我所感受的幸福是:手边恰好有一桶烧烤味花生,以及一杯刚沏好的茉莉味红茶。
许晓辉
2011年7月4日19:35
No.3 走路,旅行
许晓辉 / 2011-07-18
1
最近偏爱旅行类的随笔,或与自己不能远行有关,而心关不住。
在初刻上卖书是我的想法:现实生活毕竟不是戏剧,平淡无奇的时光为大多数,而那些传奇人生是我等俗辈所无从经历的,阅读就是在他人世界中寻求精神冒险的最简单办法。
2
2009年初,我和她去意大利,这是我的第一次海外自助行。自助尽管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张罗,亦有很多自由行走的乐趣:可以不必被导游的催促打断心情,也可以随意步入游客罕至的街巷看寻常生活;可以在喜爱的景致前逗留半晌直至暮色降临,也可以邂逅一个偏僻的菜市场,吃当地人最喜欢的Pizza,或是到街边小店来杯纯正咖啡或冰激凌。
意大利之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威尼斯,也不是罗马,而是锡耶纳。从细雨霏霏的佛罗伦萨车行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滴雨未落的小城锡耶纳(Siena)。它是与佛罗伦萨齐名的托斯卡纳的古都,在三座小山的交汇处。杉林与葡萄园围着的这座城镇有1000年的历史、5000多居民,至今还保存着中世纪的风貌。绘画颜料中的锡耶纳色(浓黄色)就是这个城镇的颜色。
锡耶纳城市很小,除了几条屈指可数的商业主道之外,均是寂静到安谧的老城小巷。漫游在历史的静谧之中,第一次有了我希望在这个地方定居的念头。然而,终究不能。
3
遗憾的是,我们前往的冬季并非托斯卡纳最美的季节,回到北京我买来美国作家梅斯《托斯卡纳艳阳下》,聊以慰藉我的失落。
“在美国的繁重工作,不幸的婚姻,让我渴望重新找回自我。于是,我跑到了意大利,跑到了托斯卡纳,找到了让我内心欢愉的家--巴摩梭罗:每天早上被杜鹃叫醒,沿着梯田散步,在葡萄园中歌唱、背诗,随手采摘垂下的李子,品着温和的葡萄酒,尝着带点辣味的绿色橄榄油配面包看书,写作……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好吧,只是想想,这生活已令人无限向往。有朝一日,我会再去托斯卡纳,无论艳阳下,还是暴雨中。
4
舒国治是个台湾人,他的生活为很多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他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以写字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过生活。有人称他为“城市的晃游者”,有人说他是在“优雅的浪游”。他依着自己的节奏,始终自在闲适地喝茶、吃饭、睡觉、走路。
他说:“当你什么工作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桩事皆有极大的不情愿。在这时刻,你最好去流浪。去千山万水的熬时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砺你的知觉,直到你能自发的甘愿的回抵原先的枯燥岗位做你身前之事。”古朴雅致的文字,伴以了无牵挂的游走心情,当真是无数人艳羡的理想生活。
《理想的下午》是他的代表作,和《托斯卡纳艳阳下》一起,是初刻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我们缺少探险世界的勇气,却不能让向往外面世界的心情也枯萎。
5
“你是否拼命追赶生活而不敢停下休息。你是否跻身于这喧嚣都市而倍感压抑。骑行就是一次自由的短暂飞行。”这是一个活动海报的文案,“两个青海——骑行在3197之上”。组织活动的是3G门户CEO张向东,我的校友,他喜欢音乐,喜欢旅行,是这个IT圈中做文艺的青年。
就在这个七月,黎文、张向东、张鹏、张颖们,去了青海。他们说:“从来都有两个青海湖,一个是亚洲最美丽的内陆湖,一个是骑行后留在记忆里的青海湖。”
6
除了羡慕,还要有行动。我的决定是:无论、怎样忙碌,下半年我一定要去鼓浪屿,过一段岛民生活,于我,这是最现实可行的计划。
其实,我并非要鼓动你背起行囊去流浪,但,一定给自己于旅途中阅读世界的机会,在老去之前。
许晓辉
http://weibo.com/xuxiaohui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No.4 慢一点,发现日常生活之美
2011-08-01
1
当微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会徜徉其中甚久,以至于会时常自责是否因此浪费了好时光。最近一周的微博热点只有一个,高铁事故,令人忧伤。大家不再谈论风花雪月,而是为这个国家忧心忡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病。
2
我生病了,感冒,并未卧床不起。
初刻的快速发展不能脱离轨道,我成了那个牵住缰绳的人。我们不断告诫自己,慢一点,慢慢来。很多东西并不能一蹴而就,就像感冒的痊愈吃药需要两周,不吃药需要十四天。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只要有时间这个家伙在。
3
“市场的不断扩张,商品的不停量产,其实都是违反人性的原有节奏和简单需求的,激发的不是我们更美好的未来,而是更贪婪的欲望。长期地违反人性,大家都会有病。当我们‘进步’太快的时候,只是让少数人得到财富,让多数人得到心理疾病罢了。”朱德庸在《大家都有病》的前言中如是说。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跑的时代,但是我坚持用自己的步调慢慢走,因为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太快了。”这还是朱德庸说的话。他希望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浮躁时代慢慢走。尽管初刻倡导慢生活,但我更深知这状态是我等俗人难以企及的,或正因如此,对慢生活状态的向往,才显得弥足珍贵。
4
被时代大潮裹挟向前,慢,常是一种幻像。
初刻只是几个月的孩子,我们希望他可以成长的不用那么着急,从躺到坐,再到爬,需要过程。修炼内功、梳理流程、让一切有条不紊,这是初刻在站立行走之前所必须做的功课。
无论快慢,一路好风景,都要用心观赏。很多人总期待快速奔跑到终点,在功成名那一天去周游世界,殊不知,奋斗哪有终极目标:每个阶段自有其新的目标和苦恼,于是,发现当下、日常生活之美,才是你我最该拥有的心态,一如初刻带给你的美好。
原文链接:http://www.crucco.com/article.php?id=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