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香港大学内地招生第一轮已经结束,今年,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头名11人,包括北京文科前三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等,相比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而今年,内地考生申请香港高校的人数也比去年增长了12%。为招揽头名,香港大学最高开出了48万港元的奖学金。
针对内地考生选择港校,有一种声音是,港校的高额奖学金吸引了内地优秀考生,进而还有人讨论,如果港校没有这么高的奖学金,这些优秀学生还会选择吗?言外之意是,港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奖学金高而已。
把奖学金抛开来谈学校的吸引力,本就是十分古怪的一种思路——难道奖学金不是学校教育服务中的一部分吗?如果上学的学费、生活费开支,不是学生们应该关注的因素,我们还讨论国内大学的学费干什么?在美国大学招生中,奖学金一直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事实上,除了奖学金,学费标准和对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也是美国大学吸引生源的手段。以哈佛大学为例,近年来就调整了学费标准,出生于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家庭的学生将被免除所有学杂费,不花钱就可以享受到顶尖的教学服务;年收入在6万美元至12万美元之间的父母将拿出不到10%的收入作为子女的学费;年收入介于12万美元和18万美元之间的家庭需要支付的学费为年收入的10%。
把奖学金排斥在教育服务之外,具有我国大学的某些特色。一方面,我国大学虽然设有奖学金,但奖学金的幅度和额度并不大,2007年,北京大学对新生奖学金的总额度增加一倍,从100万元增加为200万元。而同年,香港浸会大学针对内地学生推出的奖学金总额就超过1200万港元。另一方面,虽然有一些高校也意识到奖学金对吸引生源的重要性,可是,由于我国的招考制度,学生在报考时首要关注的是能否被录取,而不是被录取之后能不能拿到奖学金,所以奖学金在吸引优质生源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大。
其实,选择港校的学生,有相当比例并没有获得奖学金,也就是说,即便抛开奖学金,就所谓“纯粹”的教育质量来看,内地高校也是全面落后的。由于香港地区的高校普遍实行现代大学制度,推行学校自主办学、学术自治和教授治校,学校形成了尊重办学规律、重视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因此受到内地考生的欢迎。在内地已有10多年招生经验的港校,已经培养出了多届毕业生,以他们的发展为参照,内地考生做出的选择,可能比过去更理性。而这种理性选择,也更凸显内地大学与港校的差距。
这应该值得内地大学深入反思。如果还不承认现实,还不愿意借鉴港校的办学制度和理念,还在为优秀学生放弃自己选择港校找借口和理由,内地高校与港校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奖学金也是教育服务的重要内容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