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互联网上,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思想也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当大家一窝蜂的进入电子商务时,却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如何让企业和个人在一个个的网上市场进行便捷的互动。特别是一些用户相对狭窄的行业平台,他们对及时的互动更加的渴望。
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淘宝,马云选择的是建立强大的产品评论机制,让用户能够像在市场上买东西一样,及时对产品的质量和外观等各项指标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促进商家和客户之间的互动,至于垂直行业网站,比如说中国钢铁现货网作为钢铁行业的在线交易平台,由于钢铁产品的特殊性,光通过图片等基本信息无法良好的确定用户的特殊需求;他们选择的是建立强大的社区来作为补充,在社区这种完全开放的平台上,商家可以详尽的介绍自己的企业和产品,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特殊需求形势通过平台进行发布,再由系统进行初步的推荐,然后双方进一步的就买卖资源进行谈判,这期间就不再需要电话、QQ等额外的手段。
这就是电子商务的社区化运营,其和社区电子商务化不同的是,各自的平台有所差异,电子商务社区化主要是在基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辅助平台进行优化其本身的不足;而社区化电子商务则是基于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社区网站上开发在线交易功能。就目前来说,社区化电子商务更多的运用在生活资料领域,像钢铁这类生产资料领域还不现实;这是由用户群体的互联网化特性所决定的。
国人都有随到随写的特性,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自己留下点东西,社区也就是针对这个特性而诞生壮大的,而在缺少交流互动的现阶段电子商务方面,利用社区的开放性进行补充无疑是最节省的。不但平台能够借助社区的互动性增强用户的粘度,也让用户在进到你这个电子商务平台有事可做,不至于转身就走。
相信做电子商务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单纯的电子商务平台,前期的人气总是很难聚集起来,用户认为你平台上产品太少,显得没规模,不愿意来;供货商嫌弃你这个平台才建的,没什么人气,我将产品放上去也没人关注,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常规的解决办法就是大量的打广告做宣传,有些初建的电子商务平台甚至不惜花费数亿元的巨资去电视报纸到上做推广,泛行业平台这种方式还好些,如果是垂直行业平台则其中90%的资金会浪费掉,因为目标用户的集中度不够。
这种平台如果建立相配套的社区跟进运营,基本上在一段时间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社区对行业话题的炒作,对行业的跟进,加强信息的互动交流,不论是商家还是用户,一个行业内的免费交流社区无疑是让他们多了一块做了解、交流信息的土壤;何乐而不为!就是在这种不断的交流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能在初期聚集客观的人气。
然后再在功能上将社区与在线交易系统进行整合,比如积分制度,等级制度等,让社区交流获得的积分可以在在线交易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上方自然而然得救愿意登陆在线交易系统进行买卖行为,要知道,国人贪便宜的心态早就是根深蒂固了的,这一点在互联网上显得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