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债疫苗》是《金融危机疫苗》的一个分系统(或曰是其衍生品也可以),是专门针对、防止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体楼市的突然坍塌而研发、设计、生产。由于从原理上讲经济危机疫苗与生物学意义上的疫苗具有共性特征,都是一种“反制程序”或“逆向程序”,所以我用了书名号。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开始研制经济危机疫苗,创作了《相对论经济学》、《裂变经济学》、《聚变经济学》、《逆变经济学》和《量子经济学》等一批学术专著,并设计生产出具有防范经济危机性质与意义的产品——《企业亏损疫苗》、《金融危机疫苗》和《广义腐败疫苗》等。
上述疫苗的研发者认为,管理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追求所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更不能成为所谓“绩效管理”的奴隶;而作为一门具有绝对意义上的科学,管理的最大的职能应该是、首先是、绝对是、必然是能够防止企业、经济、经济体突然发生亏损、经济危机和滋生各种腐败才对。关于这一点,大家必须得首先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因为只有不亏损的企业才是盈利企业,只有不发生危机的经济体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爆发次债危机的可能吗?现在,我们先不论有无爆发次债危机的可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我们完全有为其事先研制、设计、生产、注射包括《次债危机疫苗》在内的各种《金融危机疫苗》的必要,因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家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是由于美国发放了次级贷款引起的。所谓次级贷款,就是美国的一些担保公司、金融机构把款贷给了一些还不起贷款的买房人而到期其还不了贷款的一种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绝不是美国的专利。既然不是美国的专利而在世界各国都有,那为什么偏偏会在美国这个世界头号的经济大国、强国引发次债危机,而没在世界其他国家引发?诚然,一定有原因。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规模大。(2)处理不当,没有反危机预案。(3)监管不力。(4)不知资本问题不能再用资本方法解决而只能用非资本方法。(5)没能为经济体事先注射危机疫苗。(6)制度缺陷等。
我不知美国总共有多少次级贷款,也不知有多少还不上贷款的购房人,更不知这些欠款人一共欠了美国多少家担保公司、银行的贷款,但根据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说法,其欠款总量总共也不过5万亿美圆(扣除能够还得起贷款的部分)。于是,我就要问了,5万亿对于像美国这样的一个经济体来说该是一个多么大的概念呢?我想,最多也不过占其当年GDP的1/4。诚然,这个数字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体来说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但对于美国还不能说够大。又据说,现在美国的国债额平均到每一位美国人身上已达到了20万美元。
清原谅我对上述数据未经过详尽的核对,只是就事论事或只为能够把问题讲清楚而已。
那么,我的所谓《次债疫苗》又是怎样研制出来的呢?凭什么说它具有防范、防止次债危机爆发的功能?其免疫性又是怎么产生的?为此,我们有对这5万亿美圆次级贷款的分布分析一下的必要。
首先,这5万亿次债并非要在一年内都必须得还上。如果把它分解到在10年,每年也不过就是5千亿。一年5千亿对于像美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强国来说绝不是一个天文数字。既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它又怎么会成为压夸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呢?我想,抛开其他原因先不谈,从管理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其经济管理当局绝对有处理不当、监管不力、管理无方、制度有缺陷等嫌疑。
我曾经为美国人算过一笔账,假如每一个贷款人月供是2千美圆,10万个人才有2亿美圆,100万个人也不过20亿美圆。就算有1千万个人还不起贷款,一个月加起来也才是200亿美圆,一年累计起来也不过2400亿美圆。现在三年已经过去了,总共也不过7200亿美圆。
可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美国年前一次就给“宽松”了6000亿美圆。也就是说,美国人只要用这一次“宽松”的钱就够把所有欠款人的欠款给还上。退一步说,就算其每年有5000亿美元,也不至于压垮美国经济。大家知道,其前后已经印制了20000亿美元也不止——加上其收买的各种债券,恐怕比这个数还要大。
可是,如果美国政府不是去救赎担保公司和银行,而是去救助还不起贷款的人,即替购房人还贷款呢?可以肯定,就是把所有的欠款都还上,每年也不过5000亿美元(这是往大里说,并非所有人都还不上)。
如果我的上述计算没错,美国政府若采用了我给他们的设计,不仅可避免次债危机的爆发,也能拯救那一批金融企业、经济实体走向破产。当然,世界也可避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而包括中国、欧盟、日本在内的各大经济体也不会受美次债危机的拖累,更不会出现这场具有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美国政府,凭什么要为这些人还贷?有道理吗?
我以为不仅有道理,而且很简单,大家也能接受。首先,如果当时美国政府主动为还不起贷款的人还贷,次债危机就能够避免,因为银行都能够及时收回贷款,其资金链也就不会断裂,所以次债危机可避免。其次,政府如为还不起贷款的人还了贷,并不等于把钱白送给了这些人。一、算是暂时把钱借给他们——可采取无息或微息方式。二、如果他们此后真的没有能力还款,政府可根据为其还款的比例,与原购房人分享其房产的产权。
什么叫“分享产权”?简单地说就是政府按给还不起贷款人还款的世界比例与购房者分享该房产产权。因为还得不是所有贷款,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贷款,所以只能与购房者分享其部分产权。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一、如果购房人有钱了,可以将政府为其偿还的欠款赎回。二、如果他要销售其房产,政府亦可把为其代还的房款收回。三、由于购房者有钱还款,所以能够避免次债危机的爆发。四、不发生次债危机,原房产的价格也不会降低,因而政府也不会因“低价销售”房产而亏损——就算发生了销售亏损,亏损的也是原购房人而轮不到政府。五、美国的金融企业、实体经济也不会因次债危机而走上破产、倒闭的道路上。六、全世界的经济亦不会为美国经济的衰退、次债危机来埋单。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自打次债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因购买各担保债券,增发的货币,其总量已经超过了5万亿美圆,间接损失50万亿也打不住(仅美元贬值的损失就不止这个数)。假如美国政府用这5万亿不是买各种债券而是为购房者买单,不仅可为其把所有的房贷都还上,还能够使美国、世界避免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浩劫。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政府在当时能够采用我的上述设计,全世界人们都能从中受益耳——在当时我就已把该方法写在一篇文章中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美政府在当时不能为欠款人还5万亿,只为他们还三年的1. 5万亿成不?笔者甚至认为,作为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政府、日本政府都完全有为美国那些还不起贷款的人还款的必要。为什么?因为为美国人还贷款也不等于我们的钱永远也不能收回来了,因为我们为美国购房人清偿贷款的同时也能分享其房屋的产权。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提前为其支付了借款,同样也能可以避免那场金融危机爆发,使中日两国经济免受金融海啸的冲击,免受世界经济衰退的拖累。
请问,中国日经济因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又损失了多少?可以肯定,不比美国人少;因美圆贬值而给我们造成的美圆损失、美国国债损失又有多少?如此,作为世界两个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就不能尝试一下?既然这其中的道理这么简单我们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干啥去了?
我的结论是:如果我们国家有人还不起房贷,我们政府就为其偿还并与其分享产权,不仅可以避免美国式次债危机的爆发,也能够缓解购房人的压力;不仅能够稳定经济,也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人文关怀者也。什么叫《次债危机疫苗》?这就叫《次债危机疫苗》;什么叫共产党的领导?这就叫共产党的领导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