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
上海工商部门15日表示,执法人员抽取的达芬奇公司“卡布丽缇”系列家具样品检测结果“出炉”:经权威第三方检测,综合判定为产品“不合格”。
本来达芬奇家俱的事情就已经让人哭笑不得了,主管部门又来凑热闹,让人搞不懂。
据公开消息称,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在上海成立,经过十一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具代理公司,多次获得由《胡润百富杂志》颁发的“最受富豪青睐的家具品牌奖”。
十一年时间,达芬奇销售的家俱件数估计不在少数,金额更多(人家多是豪华品种),假如其产品应该没有大的退步的话,现在产品不合格,那原来的了应该是不合格。
假如达芬奇的产品一直不合格,而且一直俏销,那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干什么呢?
达芬奇产地造假是事实,欺诈有罪。现在应该有人站出来对过去的失职向公众道歉,而不是落井下石。
反思
昨天我在拙文中讲了,产品的质量与材料、工艺和工人技术关系不大,关键在于生产者的标准。
现在看来,更重要的是主管部门的把关能力更加重要。回想前两年的三鹿事件,估计除了吃三聚奶粉的孩子和普通百姓外,肯定有大量人知道其中的奥秘,只是不便讲,或者不想讲。
再加上前一段奶粉标准公之于众,让大家明白了:有些奶的质量甚至不如矿泉水,让人难过。
标准制订不透明,甚至有欺骗百姓的成分在内让人很难过;规定明确,那些一直以“透明、真实、快速、依法”为原则的主管部门不作为更让人心痛。
特别让人难过的是,事情出来了,没有人检讨,而落井下石,有失国人厚道。
责任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奇怪,但有些鸟注定只能是“鸟”。
改革开放三十年,GDP飞速增长,到2010年时,我们的GDP已经到了39万亿元了。可是很多事情并没有与GDP同步增长,特别是在道德的层面上有滑坡的现象。
上海工商部门的表态就体现出了不负责任,事后诸葛亮。从某种程度上讲,达芬奇们就是他们纵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