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沉香历史
我国自古就有薰香。古人懂得薰香具有美容、祛痛、消除疲劳、排解忧郁之功效。有本书叫《拾遗记》,其中就谈到早在春秋时代的燕昭王二年(公元前585年),波弋国曾进贡过“荃芜之香”。中国香文化最早期在甲骨文上有记载,在民俗活动中,我们的祖先在敬神、敬祖、敬天地,或者是大型晏会上必有焚香这一项,它来自于中国最早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更加崇尚香文化,在《尚书》、《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详细记载,把它当作一种日常礼仪。《大戴礼.夏小正》有对它的描述。
从《诗经》、古籍《山海经》《黄帝内经》开始,在中医古籍书中有了用香料治病、防病、淋浴等中药材。
到了汉武帝时代,岭南逐渐与中原沟通,南方诸郡纷纷奉献珍奇,香料因此传入中原,从此不再仅仅焚烧香草了。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喜好杂薰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 香多属植物类,古代是与中药分列的,宋代时专门设有香药局,对香药进行管理。香药也即是现在中药类属中的芳香类药物。如沉香、檀香、苏合香、乳香、丁香、麝香、灵猫香、龙涎香等。
目前,人类已知且使用的香药有三千六百余种,常用的也有四百余种之多,制香常用的香药约为130余种。香药的药性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权威的界定。它们的共同点是具有“祛邪扶正、通经开窍、疗疾养生”的作用。
.中国沉香产地
沉香在明代已属广东特产, 明以前都来自南洋诸国, 后来海南出产了沉香, 因其地理特点, 被认为质量最优, 香味也更纯正。李时珍《本草纲目、沉香、集解》中言:“沉香木占城(越南)不如真腊, 真腊不如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 谓之海南沉, 一片万钱.....”可见海南沉香优胜之处。 海南沉香资源枯竭, 产量远不及越南十分之一, 八十年代之前, 均由国家药材公司专控, 私人不得公开贩卖, 能够拥有一件海南沉香器物,真是大大的福份。
沉香药用价值
沉香是中医的珍贵药品与养生保健圣品,燃起沉香,人参禅打坐,接受烟熏,有舒缓精神压力、净化人体气场的作用。
沉香所发出的香味是一种高雅而沈静的清香,很容易使人心平而气和,进入安祥的状态,起到自然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人体内脏机能,在治疗与预防疾病上都具有极佳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天然佳品。
作为古来“众香之首”的沉香,其神秘香气人工无法合成,能定魄安魂,是唯一能通三界的香气。是自然界中极少具有的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其气味芳香,入肺、肾、脾、胃、经,为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能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内脏机能,对肺、肾、肝、胃、肠心脏等都是非常有效之药材。
1、 沉香香气典雅,主辛散疏通,入肾、脾、胃经,属自然界中罕见的具有强烈抗菌效能的生药材,是一种温性药物,对冷胃、风寒湿痹有怯除作用,是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有通关开窍、畅通气脉、养生治病等神奇的功效。中医典籍的相关记述也甚多,如《本草备要》谓之“能下气而坠痰涎,能降亦能升,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臂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大明本草》谓之“调中补五脏,益精*,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本草纲目》谓之能“冶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2、沉香不仅宜于熏燃,也可以研成粉末内服(外用还可治疗外伤并有镇痛作用),或以沉香片、沉香粉冲泡饮用,皆为传统的养生妙方,具有活血行气、补养气血之功效;女性常食能调经补血、驻颜美容,治疗气血两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
3、此外沉香还具有清热祛风,凉血通脉,养心安神,对心脏病引起的心跳气短,心补不安,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昏倒迷失知觉等,有帮助和治疗的功效,并能清心热用脉之热,对高血压,心糖尿有帮助。
4、 中医古籍《普济方》中记载,沉香具有活血美肤,消除黑斑,去油脂的美容功效,适合于油性皮肤,易长青春痘的朋友。
5、 舒压安神好心情:泡个粗盐袋、喝碗酸枣仁汤、闻闻沉香香薰,具有安神、解郁之功效,可令人容颜白嫩,皮肤细滑,皱纹减少。除了身体健康,美丽苗条,内在精神状况更要保持快乐,才能从内而外散发自在光彩。
6、 沉香不止可使皮肤润泽、舒适,并可去掉难以除去的斑痕。只要极其微量的沉香末,就可使香水和脂粉的味道保持得更持 沉香在各类香品中是香中之王,这种香味会宁心、安神、定志,使得紧张的情绪放松,不仅对容易失眠的人能辅助入眠还可以因大脑得到良性休息而增加学生大脑效率,而增加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根据各种药典记载,沉香属众香之首,就算老山檀香也敌不过沉香味,只要有一丝的沉香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嗅到,因为沉香的香味让人记忆最为深刻,沉香可以快速开发人体经脉能量,而调整人身气血运行,这正是香味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