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
5月全国百城房价环比微涨 21个城市出现下跌
中国指数研究院昨天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今年5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较上月上涨0.53%,其中北京住房价格微涨0.23%,均价为22914元/平方米。
“百城价格指数”是中国指数研究院为反映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在售新房价格水平及变化情况而编制的房屋价格指数,该指数报告同时公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杭州、南京、成都、天津等十大城市核算的价格变化情况。与今年4月相比,全国100个城市5月住宅平均价格为8819元/平方米,较上月上涨0.53%,其中7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3个城市与上月持平,21个城市环比下跌。
二、三线城市依旧是房价上涨的重点区域。统计显示,5月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居前的城市当中,除乌鲁木齐和沈阳两个省会城市之外,其余都属于标准意义上的二、三线乃至四线城市,如衡水、湘潭、株洲、新乡等。此外,百城价格指数对北京等十大城市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5月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为1582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1%,同比上涨3.94%。
资金链断裂 中小企业濒临绝境
“当前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当前阶段出现的结构调整,再加上紧缩政策误伤中小企业,各种原因的叠加使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加剧。”
大量中小企业“扎堆”倒闭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清明节以后,温州陆续有知名企业主出走,企业陷入歇业或倒闭状态,而此类企业,起码有3家以上。比如温州3家老牌企业三旗集团、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江南皮革,均破产或倒闭。再以温州区域内为例,就永嘉县黄田镇,近一个月有100多家企业关闭。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的现象并不止于温州。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同期增长0.3%,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22.3%。
直接原因:资金链断裂
针对上述现象,有分析指近期有叠加因素冲击中小企业,包括加薪潮、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等,不过,导致大批中小企业濒临倒闭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5月18日起准备金利率上调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多亿元人民币,在通胀的压力下,贷款额度的收紧,无疑令本不太乐观的中小企业再次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还有企业主表示,由于缺乏周转资金,企业有订单都不敢接。
报道称,密集上调的准备金率收紧了资金的流动性,这使得很多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的企业叫苦不迭,而民间借贷高额的利息又让企业无法承受,资金链断裂无以为继就只能选择破产或者干脆人间蒸发。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阵痛”?
“当前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当前阶段出现的结构调整,再加上紧缩政策误伤中小企业,各种原因的叠加使中小企业生存危机加剧。”广东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对《上海证券报》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徐策则认为,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政府将“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密集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已经不可否认地影响到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部分旨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比如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任务分解、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解等,导致中小企业面临困境,这也反映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阵痛”的问题。“如果说政策上存在问题,那就是宏观调控政策可能没有更多地考虑多种政策造成的叠加效应和中小企业的承受力。”徐策说。
二、产业经济
水泥价格全国领跌 贵州水泥市场或洗牌
核心提示:大型水泥企业开始大举进入,贵州水泥市场将迎来大洗牌。
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泥”)贵州首个水泥项目近日宣布投产,但是没能赶上好时候。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PoO 42.5水泥市场价格为420元/吨,同比上涨13.60%,但西南地区水泥价格较去年却呈下跌状态,比如,贵阳较去年下跌32.43%,在全省最大城市中价格也是最低的,不到300元/吨。
从两年前的供不应求,到目前的供过于求,贵州水泥市场的转折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此前,大企业看不上贵州市场,但从去年开始,大型水泥企业开始大举进入,贵州水泥市场将迎来大洗牌。”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新建与收购并进
台泥就是通过收购昌兴矿业(00803.HK)水泥业务间接进入贵州市场的,安顺项目一期5月份竣工,明年上半年二期也将竣工,全部投产后产能为400万吨,总投资12亿元,是贵州当地最大的水泥厂。
进入贵州不久,台泥就启动了收购策略。台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义钦向本报透露,公司6月1日将收购并接收位于安顺地区的贵州港安水泥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港资背景的公司,正在兴建120万吨的水泥产能,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台泥将收购其大部分股权,原有股东还保留20%多一些股权。
贵州市场对于台泥开拓西南市场战略至关重要,贵州市场开拓后,将台泥的东南、华南、西南连成一线。台泥董事长辜成允告诉本报,安顺项目与建设中的台泥四川、重庆项目遥相呼应,意味着台泥在西南市场的战略布局已初具规模。去年8月,台泥宣布斥资38亿港元并购昌兴国际在大陆的水泥业务,这让台泥正式取代了海螺水泥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到今年年底,台泥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地区的水泥产能将达到55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大陆地区。辜成允表示,台泥下一个目标是,未来5年实现产能翻一番突破1亿吨。目前,中国水泥产能突破1亿吨的水泥企业只有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两家公司。
市场需求将大增
刘作毅说,从去年开始,贵州新型干法生产线投产达到了顶峰,在建43条新线熟料产能达到了4000万吨。刘作毅说,在建生产线预计至2011年底前大都能够投产,届时熟料产能将达到5700多万吨,相当于至2009年底已投产产能的3倍多。
与此同时,海螺水泥、浙江红狮水泥和台泥这些大企业的身影已经有所闪现,从布局、设备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去年海螺水泥在贵阳和黔南各投一条4500 t/d生产线。浙江红狮水泥在黔南州的龙里2条4500 t/d项目去年6月份正式投产。“由于进入节奏慢了一大拍,这些企业的战略布局只是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区域控制优势。”刘作毅说。
他认为,今年除贵阳、黔东南基本平衡,贵州其余7个地区基本都转为输出区,其中以安顺过剩最为严重,其次为黔南州,而毕节地区变化最大,产销比率从2009年的49%(短缺)转为2011年的150%(过剩),至2012年,不考虑落后水泥产能,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能力将达到8200万吨,超出同期消费量约4000万吨,即使考虑一些新线不能投产,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悬殊。
不过台泥对贵州市场比较乐观。台泥(安顺)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春华告诉本报,贵州目前实际产能接近4000万吨,但到明年不会有8000万吨那么多,因为实际建设项目没有那么多;另一方面,从去年10月到今年一季度,贵州有一批大型项目计划开工,总投资计划在5000亿元以上。新台泥(杭州)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黎康告诉本报,根据贵州“十二五”规划,贵州水泥总需求量届时将达到4亿吨,平均每年为8000万吨,市场前景非常好。
国内汽车产销5月再现负增长 产能过剩风险加大
6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整个经济约40%的比重。上述指数放缓,使得整个经济增速略微下降。兴业银行分析师鲁政委(专栏)判断,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可能继续到13.1%左右,较4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
汽车产销再现负增长
继上月汽车产业出现负增长后,汽车业在5月份再次出现负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字显示,5月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下降到40%以下,4月份还在40%以上。
汽车行业产销再现负增长,在部分销售市场已经有所显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4月狭义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环比3月13%负增长的背景下,5月的狭义乘用车总体销量达到85万台,环比4月下降11%,同比去年5月下降1%。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昕认为,今年4月份开始汽车产销出现负增长,除了与国家结束对小排量汽车销售优惠的政策外,北京的汽车限购和限行政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整个宏观经济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国家加大紧缩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使得企业的资金比较紧张。“5月份汽车产销出现大的负增长,也是对于过去汽车井喷式增长后出现的调整阵痛,这个阵痛是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因为汽车发展太快,不管是道路交通,还是石油供应,都跟不上。”他说。
汽车业在产销出现环比下降的同时,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加大。根据此前汽车行业透露的十二五规划,预计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2015年达到2500万辆。但鉴于4月份汽车已出现产销负增长,5月份汽车订单指数大幅下降,这使今年2000万辆的汽车产销计划,或难以实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目前汽车行业也在加速投资,以便为十二五的产能提供准备。
经济增速小幅回落
在汽车行业产销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5月份小幅回落。根据兴业银行的预计,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的可能性更大。上月一些地方出现电荒,预计也会对5月份的工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可能继续回落至12.8~13.4%的区间内,中值13.1%,较4月小幅回落0.3 个百分点。
根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字,5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4.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除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外,纺织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生产量比上月有所回落。
南通第十二棉纺织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所以不景气,与棉花价格高且不稳有关。今年2月份2级无籽棉价格为3.3万/吨,目前跌至2.6万元/吨。由于棉花价格波动太大,不少企业不敢轻易进太多的原料,有了单子也不敢轻易接,这使得生产情况不是很乐观。
根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字,5月纺织业新订单指数也在40%以下。调查显示,整个制造行业出口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微落0.2个百分点。中国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告诉记者,目前纺织行业出现两极分化,好的企业订单和效益很好,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则因为资金紧张,很多生产难以跟上。“加上国家在紧缩银根,人力成本还在上升,综合的叠加效应,使得纺织行业不景气。”不过,尽管部分行业指数降幅较大,由于整个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仍在50%以上,宏观经济整体仍良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继4月份以后,5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反映经济增长回落的可能性加大了,特别是购进价格指数较大幅度降低,预示通胀预期可能改变,去库存活动可能增加,这些都会使经济增速减慢。
“从需求角度看,尽管出口与消费增幅有所降低,但投资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需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是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基本因素,所以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变化趋势还需要继续观察。”他给出结论。
三、银行业要闻
银监会窗口指导20多家信托公司 严控房地产业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中融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北京信托、上海信托等20多家信托公司近日陆续收到来自银监部门的“窗口指导”电话。
银监部门要求信托公司严控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对于房地产信托余额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规模要实现稳中有降”;对于房地产信托新增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把握好节奏,严格控制增速”。
报道引述接近银监会非银行部人士说法,根据各家信托公司的不同情况,监管要求各有差别,首批接受窗口指导的是房地产信托余额和新增规模排名前20的信托公司,之后窗口指导的范围要扩大到全行业。
银监会此次“窗口指导”没有提出新的监管工具,但特意强调以股权投资方式运用信托资金,实际上是融资类业务的,要符合“项目四证齐全、项目资本金达到30%,开发商二级以上资质”三个条件(下称“四三二条件”)。关于“房地产信托业务即将被银监会叫停”的传言,今年在信托公司之间流传了几轮,但没有一次应验,银监会也多次辟谣。最近一次辟谣是5月17日。
在房地产业调控政府不断收紧的背景下,许多资金链紧张的中小房产商在从银行贷不到款的情况下把最后的融资希望寄托在了信托渠道上。有关专家称,为了能顺利从信托公司获得融资,房产公司都会开出高额的收益率作诱饵,承诺的回报率普遍在20%以上,盈利被削薄,风险则被放大。
这种风险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专栏)第22次委务扩大会上强调,在房地产信贷风险防控上,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新苗头密切监测、加强研判,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监管防控“影子银行”风险,加强影子银行问题的调查研究,做好跟踪分析。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据中国信托协会统计,2011年1-4月,信托公司共发行集合类房地产信托项目222个,募集资金722.11亿元,发行数量同比增66.92%,募集资金规模同比增长115.26%。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信托项目新增710.98亿元,同比增长12.5%。 2011年“两会”期间,银监会副主席蔡锷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信托只支撑投资者在项目中的资金需求,对支撑房价不起关键作用。银监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房地产信托业务,并且一直在对房地产信托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