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轻易扼杀一个“扫帚姐”的梦想放飞
梦想的环卫工人遭遇过于理性的对待
两个多月前,朝阳区四清厂的环卫女工张秀芳,被网友拍下耍扫帚的视频传上网,随后不少综艺节目邀请她表演,穿着环卫工作服的“扫帚姐”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因常上节目造成误工,不久前,张秀芳接到单位电话,说让她辞职.
2公斤重的扫帚“腾”地飞起,开始在张秀芳的手里翻转,转着花样地滚过她胳膊、脖子和后背,听话地贴着她的身体飞舞。一个非杂技专业的环卫工人,能够将扫帚“玩”得如此出色,也难怪她会“红”。一个有着环卫工人背景的“扫帚姐”红了,接着上各种节目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她只是位环卫工人。她的本职工作是扫地。但她一个月竟然有20天不在单位,还如何能工作?众所周知,一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她负责的路段只有两个人,她不在,别人的工作负担就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单位辞退她,是有极强的理由,这一点张秀芳也没有意见。
然而环卫工人也有自己的梦想。将手中的扫帚玩到电视节目上,也承载了环卫工人的梦想。单位当然不会“养”一个到处做节目的环卫工人,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肯干的员工。可是,单位为何就不能换一种思维来对待张秀芳?一方面,她前去做节目是有限制的,不可能每一天都会去,而一家电视台做过节目了,也不太可能再邀请她去;另一方面,现在她出名了,也就成了单位的招牌,她要演出,无妨支持她,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代表了环卫工人的形象,也能够改变公众对环卫工人的看法,可惜的是,一个有梦想的环卫工人遭遇了过于理性的对待,当然,张秀芳是个没有编制的人,可能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单位有单位的想法,他们注重的是“实用性”,我们不能判断其完全做错。但一个环卫工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拥有梦想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可以说,张秀芳放飞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一起放飞的还有一个群体的梦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环卫工人的乐观,可以让环卫工人们感受到同一个群体的快乐,简单粗暴地扼杀了一个环卫工人的梦想,多多少少呈现出生活的遗憾,说实在的,如果没有网络,张秀芳再怎么耍,也不可能成为“扫帚姐”,为何单位就容不下一个有梦想的环卫工人?其实,将她的工作分一分,或者让其家人代替一下,毕竟大部分时间她都会默默地做自己的环卫工作。
不该轻易扼杀一个“扫帚姐”的梦想放飞,真的不该。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1/0602/01/75GP3VV4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