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 ———记宣城市优秀青年企业家李金生
“勤劳是一大财富”
谁能想到身材中等、皮肤黝黑、说话幽默、反应敏捷、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的金泰宝老总李金生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38前,李金生出生在宣城市双桥办事处鲁门村一户农家。由于家境贫寒,聪明、懂事的李金生很小就知道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心不可二用”,帮爸爸妈妈做农活耽误了学习时间,加上当时教育条件的限制,李金生高考落榜了。家境贫寒,落榜就意味着回家务农。不甘心陷身于“一亩三分地”的李金生,在农忙之余,师从泥工,当起了脏而累的泥瓦匠。说起这段经历,李金生兴奋起来,“勤劳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我依靠勤劳,赚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并且勤劳强健了我的身体,坚强了我的意志。我现在虽然是公司老总,但是我还是如从前一样勤劳,我感觉勤劳是我的一大财富。”
“不安现状,是事业发展的动力”
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多,从事泥工的人也很多,但是他们大多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有的人为此而奉献一生。与这些人相比,李金生则多些了观察、思考与创新。李金生在宣城做泥工,感觉搅和水泥与沙子非常累,而且效率也低下,他想到外地去走走看看,于是利用空闲时间来到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建筑工地上观摩,当看到机械化运用于建筑业时,他灵机一动,为何自己不从事搅拌机的生产呢?有了搅拌机,既可减轻泥工劳动强度,又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李金生想到做到,1996年,他利用自己做泥工时辛苦挣到的第一桶金投入到搅拌机的生产之中。搅拌机的生产,将李金生从简单而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他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期盼。从此,李金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面对笔者的采访,李金生说,“不安现状,给了我创业的动力,现在,我感觉不安现状是我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次创业的灵感”
创业之初的打拼,致使辛苦劳累的李金生患上了比较严重的颈椎病,李金生不时感觉头痛、眩晕、失眠,有时就是趴在床上也作呕。为了减轻痛苦,李金生看了很多地方,但是效果就是不显。不过,命运总是眷顾坚持之人,2006年,李金生找到一位老中医,这位老中医利用理疗推拿之法,治疗好了李金生的颈椎病。“颈椎病的诊治,激发了我二次创业之灵感”,面对笔者有关怎么想到生产保健枕的提问,李金生先生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脑的普及,很多人或多或少地存在颈椎病,对于颈椎病,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虽然能治好,但是需要患者经常光顾医院,既影响面子,又耽误时间,是否能生产一种器械,让患者在家里就能治疗呢?我有了这种想法,就想去尝试尝试。”想到做到,2007年,李金生将搅拌机厂交给爱人打理,自己则将主要精力集中到颈椎病的诊疗器械研究上。李金生学历不高,不懂中医,而要想生产颈椎病的诊疗器械,必须了解中医,因此,李金生买来很多中医特别是有关颈椎病的书,细细研究,从人体的各部位及其相关功能入手,一边学习中医知识,一边尝试做了一个木枕,并用雾化将中医药与木枕衔接起来。做好后,像一些中医药方熬制者一样,李金生自己先试,见效果还不错,更加坚定了他研制颈椎病器械的信心。
李金生构想的保健枕,一是通过器械按摩,放松颈部肌肉,二是通过中药熏化,达到诊治的效果。因此,李金生一方面不断地改进保健枕的模具,另一方面四处拜访中医专家,配制适合不同人群诊治的中草药。保健枕模具经过近三年的改进终于固定下来,中药配方也出来了,2010年,李金生果断将原先创业的搅拌厂转手,将资金到投入保健枕的生产与营销之中。今年金泰宝第一代保健枕产品问世了,用过该产品的人士,对金泰宝保健枕评价很高:“打工做总金泰宝,悬壶种杏颈舒康”。
“根据市场需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金泰宝保健枕产品不错,是否就停滞不前了呢?李金生告诉笔者,“金泰宝保健枕有限责任公司将创新、专业、服务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创新将贯穿于公司企业文化。目前生产的保健枕属于第一代产品,仅适用于床上诊疗,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在第一代产品实现量产之后,积极研究第二代,让开车的人,在驾驶的途中就能接受诊治,让电脑爱好者一边上网,一边通过USB接口就能接受诊治。”
“回馈社会”
“赚钱是投资者的共同愿望,但我觉得赚钱不是唯一目的,与顾客实现双赢才是我们的目标。我觉得,投资者在条件许可情况之下尽可能地回馈社会,承担点社会责任”。李金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时还在从事建筑机械生产的李金生,第一时间给受灾同胞捐款。2011年高考期间,属于二次创业的李金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之下,在几个高考点,免费为高考学子发放名牌矿泉水,免费向考生家长发放扇子。
创业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李金生创建金泰宝保健枕,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给他带来很多精神慰藉。
李金生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勤劳、善思、敢闯,你也一样可以创业,你也一样“我能”。
宣城市西林法律服务所 赵苇主任 电话0563-2511565,1505632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