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之前有关建党的活动就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比如重庆的传唱活动,而且唱到了北京,并且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唱红歌的高潮,在此想多说的是唱红歌固然可以使人精神神怡,但也要注意节俭,据报道重庆赴京唱红歌人数高达1200人,每人的服装,食宿等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另据了解这些支出都是财政买单,联想到当下各地如火如荼的唱活动便知由单位买单并最终由财政买单。其实在我看来,唱红歌正逢其时,在当下社会矛盾常发,利益摩擦增多的情况确实需要凝心聚力,但是在形式上应该搞得不花哨,要朴实,具体服装未必需要统一,未必需要集体用餐,赴外传唱等等,有如媒体上的广泛宣传,在建党90周年的前一个月,各大网站就出了专题,专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且中宣部,文化部还制作了宣传剧《永远的忠诚》。
《永远的忠诚》想必大家都看过,本剧主要以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干部,小岗村书记沈浩同志为主人公,剧中介绍了沈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排除种种利益阻挠,带领小岗村一班人致富奔小康,树立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新形象,然而从剧中也反映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跑厅要钱,找关系办长途运输证等,试想如果下派干部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比如不是由省厅下派,而是市级,县级部门下派,可想结果将是怎样,所以关于下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优化的,另外一方面在三年任职结束后,沈浩书记在见财政厅长时,其实本身并没有多大意愿留在小岗,而只是当厅长展示在200多户人家按手印的材料后,才确定再留任三年的,我注意到走出厅长办公室后,一位貌似人事处长的同志说调研员的职位先给挂着,等三年结束之后,再给好好考虑,一方面这说明当事人之前可能只是个副处长,下派主要是为了挣个正处级(不考虑动机,现在体制内人员谁不想高升呀,主管部门就应该维护好这种上进心,把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且高升主要应以实绩来决定),另外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用人制度还不太灵活,我们注意到在第二个三年任职期间,沈浩突然辞世,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讴歌沈浩的先进事迹时,沈浩的级别依然没有改变,可能仍是副处,当然人已经辞世,哪些级别,荣誉等又算得了什么,但是这种制度安排怎么激励后来人,怎么激励干出成绩又没有辞世的人。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任命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最后选择的是符合条件,但没有多大能力,且没有实绩的人,比如一些分管卫生教育的副市长,副县长等都要求无党派,高学历,40岁,甚至35岁以下等等这些外在条件把一些有能力的排斥之外,却把一些花瓶束之高阁。
现在正处于党委换届,关于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我有一点感触就是许多干部的任命太形式化,政策化了,比如在我看来作为卫生局长,医院院长就应该精通卫生各项事务,而教育市长,县长,局长,校长更应该精通教育的各项事务,可现实是其它行政干部往往交流到文教卫生事业中来,可以说外行人来管理内行人,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公务员分级,分类改革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希望改革能尽快完成,另外如刚才也说实绩代表一切,实绩引领一切,要重工作实绩,要给那些有实绩的同志创造机会,给与荣誉和应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