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这天中国足球又一次坑了爹


与阿曼比赛前,布拉泽维奇曾给全体国奥队员写了一封公开信,这个老头称所有队员都是他的孩子。结果在2011年父亲节这一天,中国足球又一次坑了爹。与前辈们相比,除了会玩微博,这一支国奥队没有任何变化。一样的杂乱无章,一样的肌肉强于头脑,一样的夜场内很放纵球场里装萌。

  阿曼人第三分钟取得进球,布拉泽维奇在场边郁闷地抽烟,比赛结束前三分钟,老头一脸凝重,没有抽烟。只有三种情况才能让一个几十年烟龄的老烟鬼不想抽烟,一是生病,二是无限幸福,三是过于悲怆。国奥队做到了,以第三种方式。

  认真的人才会有悲伤。布拉泽维奇是个认真的人,比赛中他正装出席,隆重无比。赛前,他甚至要求所有队员集体去理发,他要队员像军人一样去战斗。为此,队长王大雷被迫换了一个新版的雷人头。但如果换发型就有用的话,上海大把一流的理发师傅。

  国奥队也很认真,尽管比赛中许多次为对方送礼,但他们应该没有踢假球。他们甚至将虹口体育场变成了虹口道场,我大略数了一下,全场滑铲次数不少于五十次,就差用上前辈谭望嵩的穿心脚了。但这毕竟是足球比赛,不是功夫熊猫的片场,光能打是不行的。足球的历史早已证实,在凶悍与技巧的对抗中,最终获胜的一定的技巧。

  光能叫也是没有用的。这些年来,刘姓国嘴的解说基本上已形成了套路,就是前三十分钟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对手的国家有多小,人口有多少,场上踢球的大多是业余爱好者;最后三十分钟反复絮叨该换人了;然后就是高潮迭起的大叫。等一切都安静下来,中国队就又一次输了。这场比赛,国嘴没有机会上演私家珍藏的“进了进了进了”,所以叫的特别卖力。在午夜惊魂的叫声中,本来只想拿一个客场进球的阿曼人轻松地笑纳三分。

  中国足球踢不过日韩澳大利亚,这个容易理解,因为人家的职业化程度高,足球人口多,混迹五大联赛的球员也多。但中国足球总是不敌阿曼、巴林这样的小国,实在是令人费解。以阿曼为例,这是一个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的国家,除掉百八十万的印巴外籍劳工,本国人口也就在180万左右,中国一个县级市的规模,说到足球人口,中国足球再不济,也要比阿曼富裕。

  所以,我想这不是职业化的问题,也不是体制的问题,更扯不上人种的问题。这种令人绝望的输球,说到底就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