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庞”入股世爵实属无奈之举
这两个月国内汽车业的主角,当属庞庆华和庞青年两位董事长。前者先是出人意料地决定入股世爵,并计划推动萨博汽车的国产化;接着又拿下了韩国双龙汽车在国内21省市的总代理权。后者则不声不响地获得瑞典方面的认同,有望成为世爵的大股东。
对于两位庞董事长入股世爵一事的前景,业界鲜有看好者。笔者以为,入股世爵系“二庞”的无奈之举:他们并非不知道这么做的风险,但现实逼着他们只能选择这条路。
作为一家汽车经销商,庞庆华先生不可能不知道入股整车企业的潜在风险:有可能失去其他汽车制造商的信任。他之所以四处出击,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庞大集团所持有的斯巴鲁进口车北方8省市总代理权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根据庞大集团相关上市公告,其斯巴鲁事业部门去年为该集团贡献了27.5%的毛利润,而奇瑞与斯巴鲁的合资确定后,一定会收回总代理权。因此庞庆华必须要未雨绸缪,寻找下一个增长点与利润支柱。而其汽车经销商的身份注定他只能与那些非主流的,甚至是边缘化的汽车品牌合作,否则就可能失去已有的69个厂商的83个品牌授权。从这一点看,庞庆华的选择并不多,萨博却恰好符合条件。
北方8省市斯巴鲁总代理权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到哪里再找一个“吸金牛”,是庞庆华要考虑的。这应该是他要拿下萨博和双龙的根本原因。
王冀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同理,作为一家三线汽车厂商的董事长,庞青年先生也需要筹划公司的前景。在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大汽车集团越来越重视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大背景下,民营中小整车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被日益压缩。庞青年旗下的青年莲花汽车亦不可例外。在技术、体制、管理、资金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要想突出重围,青年莲花汽车必然要“不走寻常路”以缩短与行业领先者的差距。而在诸多可能的选择中,通过外购资产和技术,以金钱缩短竞争能力建设周期,是最有可能走通的“捷径”。
王冀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笔者认为,从他们入股世爵的目的这个角度看,“二庞”的行为揭示了一点:我国汽车产业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即将开始。虽然目前国内轿车消费仍在上升,但很难再现前几年的高增长态势。当市场增速平稳后,当产品、营销手段等竞争严重同质化后,当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弭后,国内为数众多的、尚未建立足够规模效益的中小汽车企业势必要加大对业内优质资源的争夺,以确保自身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二庞”,尤其是庞青年入股世爵之举,暗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及的“整合要素资源”以“实现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可以认为是产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的一种表现。
然而,对于两位庞老板能否借助萨博摆脱潜在危机,笔者并不看好。毕竟萨博的品牌力、产品竞争力远不如已进入国内市场的其他品牌,或许它能解燃眉之急,但很难为两位庞董事长带来持续竞争力。
注:本文文字及相关图片版权均归王冀所有,未经作者书面许可,请勿转载、使用,尤其谢绝杂志、报纸的下载,本人保留对未经许可使用文字、图片者诉诸法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