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传统音乐市场的机会》)
2011年,相比传统音乐市场的平淡,数字音乐市场终于等来了复苏元年。在这一年,将有几个大的事件,注定让2011年数字音乐市场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一、在线音乐正版化的契机
2011年数字音乐市场最大的悬念,莫过于政府开始整顿网络音乐版权,中国将进入正版化的音乐市场。喊了多年的狼来了,可能真的就要来了。网络音乐格局也将会发生天大的变化。音乐网站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肯定是要抓大放小。小的音乐网站会被淘汰,保留一些大的音乐网站,方便管理。
中国的事情最怕的就是“领导重视’’!市场解决不了领导能解决。这才是网络音乐要变天的前提。去年10月19日,总理温家宝决定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之后,中国在版权市场展开了运动式的严打活动。此前,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对网络盗版侵权的量刑进行了明确。一旦上升到刑事责任,那么,尤其是大音乐网站的高管们定会极力避免责任,从而走向正版化模式。
中国将有可能一举成为世界上少数音乐正版化的国家。这也是中国特色的、行政干预下的音乐市场,但是无论怎样,有规则总比无规则要好!因为无规则的话,正版音乐网站就无法做大,不管是广告模式还是收费模式。音乐产业得不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就不会有资金注入,成了死水一滩。有了规则,就能吸引资本重新注入,网络音乐市场就会有大的发展。虽然在中国下载收费模式不会有多大的市场,但是大型音乐网站可以通过广告模式等模式来盈利,为用户带来更多发展。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在音乐版权商终于能分到钱,虽然不会太多,但是终于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好模式。而唱片公司的运营重心也会从演出的单一模式,变回了多制作好歌曲,更多依靠歌曲版权来盈利的商业模式。拥有版权的唱片公司将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新一轮融资潮将来临!
二、 音乐营销平台的建立
其实正版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用户收费模式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广告收入也会增加,因为大品牌客户会进来。对于音乐网站来说,并不能干等用户付费这块蛋糕的降临,广告仍然是未来在线音乐的主要平台。而建立音乐营销平台,将自身品牌升级,仍然是各大音乐网站 今年重点任务。 目前, 各大音乐网站和音乐客户端不断改版,增加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纷纷开始建设自身品牌,向媒体化,高端化发展,因为只有品牌起来了,大的品牌客户才会进来。
面对正版化的压力,一直备受压力的百度终于开辟一块特区,“ting”产品悄悄上市,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但是,这个号称完全正版化的频道,只是概念的偷偷置换,不能掩饰百度整体是一个盗版网站的事实。这一个小频道的流量仍然将会很小,跟百度MP3整体相比,是九牛一毛,这里面能分给音乐产业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目前,各大音乐网站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广告。但是大部分的音乐网站的广告还是依靠效果付费形式,这些都是低端形式的广告。由于存在版权原罪问题,跨国公司的大品牌广告还是很少。而大品牌广告主要投放在了门户网站,以及人人、开心这样的SNS网站。只要版权问题解决,大品牌还是愿意合作的,毕竟音乐网站的用户都是广告价值极高的年轻用户。例如新浪的音乐频道就是芝华士赞助,这个冠名据说一年几百万以上。
对于大部分音乐网站和音乐客户端来说,一定要提升品牌,多搞像SNS网站那样的互动活动,利用音乐营销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广告价值,这种形式是按效果付费广告的10倍以上。只有收入上去了,才能给唱片公司更多的分成,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产业链。
三、无线音乐市场的推倒重来
2010年最大的动静莫过于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李向东潜逃,移动运营商反腐败运动一直延续到2011年,也让外界看到到这个行业的肮脏。一时间人人自危,运营商内部相关部门无人愿意多担责任,音乐业务流程停滞。这导致之前音乐产业的版图大变化,依附在原来领导的利益产业链,主要是SP们自然也受到重创。而新上任的领导自然会重新培养自己的利益产业链,这让SP和唱片公司的成本增加,因为需要由重新公关一轮。
2011年由于运营商内部都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中央音乐平台的业务中,依靠做关系的SP公司因为业务停滞而受到影响,而依靠自然流量的公司反而受影响不大。2011年是一个适合稳扎稳打,静下心来做产品,做好歌的时代,之前稳扎稳打的公司因此获利。
不管运营商内部如何腐败,但是,我们仍然要关注无线市场,甚至比往年更重视无线业务。因为三家运营商加起来,市场份额接近200亿,比在线音乐市场要大的多,也是更现成的业务收入。这也是因为音乐产业没有更好的盈利模式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2011传统演出模式同时受到重挫,由于2011年是 建党90周年,音乐产业将进一步受到政策影响而低迷。音乐产业连年受到政策影响:08年奥运、09年地震和60周年、10年世博会和亚运会,2011年建党90周年,2012年又将迎来政府换届的18大。这几年都是政治年,一年比一年影响大。这几年又是多灾年,大型活动经常被取消,对文化活动的审查也越来越严。
所以,运营商的演出活动,其实是对音乐产业一个非常大的帮助。运营商应该加大这一块的投入,不仅仅是为了扶持音乐产业,也是为了自身的话费业务的品牌推广,把各个业务都跟音乐业务结合起来,找歌手去做活动,利用音乐营销来提升自身品牌价值。
总结:
音乐产业的低迷,已经不需要再去过多陈述。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音乐产业如果不能自救,那么,流行音乐将被圈养,成为晚会音乐。李承鹏在反对百度文库盗版时也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当没人搞创作或创作是件很亏本的事,创作者很容易成为被政府包养的二奶。他们失去自由创作的可能,拿到红包就会站在另一面告诉你房子贵药费高找不到工作统统是正常的。这样的例子在音乐界已出现了,中国已无音乐,如果你一定说有,那只有两种:盗版音乐,和春晚音乐。”
是啊!就像相声产业一样,已经由讽刺变成了歌颂,被权力圈养起来的产业离灭亡就不远了。如果不能养活自己,音乐产业也会成为被权力圈养的产业。因为只有依附在权力下面,才有机会登台和赚钱。接下来,晚会歌曲和晚会艺人进一步挤占流行音乐市场。因为只有唱红歌和唱假大空的歌颂歌曲才有演出费,才有登大型舞台和电视台的机会。那么,作为音乐人,你会如何选择?当最优秀的一批音乐人把才华都用在歌颂,假大空式的的音乐。那么,流行音乐将会合相声的悲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