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电子业巨亏存两大秘密


日电子业巨亏存两大秘密

今年以来日本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一方面,日元汇率起高、国内需求减弱等诸多不利因素增大了日本制造业的压力,加快了其衰退的进程;另一方面,地震海啸引发日本企业资金外流,企业实体层面面临着流入资金减少和流出资金增大的双重压力。从长远看,日本产业衰退将最终带动东亚以至整个亚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松下公司将在2013年3月前裁减约1.7万名员工,员工总数从今年3月末的约36.7万人减少到35万人。松下裁员反映了什么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电子业正在走向衰退?请看第85期《家电纵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家电纵深》。首先欢迎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老师。罗老师,您好!前段时间日本松下公司将在2013年3月之前要裁员约1.7万人,您觉得这种大规模的裁员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罗清启:这个在日本历史上裁员规模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裁员。为什么呢?日本实行年功序列制,不裁员,即使经济衰退或者经济危机也是不裁员,但可以降低工资。但是现在对日本来讲考验比较大,松下是日本实行年功序列制的代表,不裁员的代表。从不裁员到实行弹性工资制,他们原来工资制是非弹性的,按照年龄、级别划分工资,现在是什么呢?从那个阶段到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行弹性工资,就是我们说的效益工资,到现在不是工资的问题了,大规模裁员反映了日本整个制造业面临着一种困境,很艰难的困境。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这种衰退呢?

 

罗清启:这个消息没有引起大家的深度关注。实际上是大规模的衰退。

 

主持人:作为日本电子业代表企业,松下裁员对日本电子业意味着什么?您刚才也说到大规模的衰退,它是代表了日本电子业的衰退吗?

 

罗清启:具有整体性。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从松下的产业结构看,日本的企业对制造业未来布局是比较深的,松下现在在做一些低碳环保的产业,除了松下现有的产业结构,它还面向低碳环保,包括装备产业、制造体系这样的东西比较多,未来产业可以表现在这里。其二,医疗电子这方面。大家看到了,日本人口是负增长,向老龄化发展了,美国也会面临二战后的老龄化社会,中国往后走也会出现很大的老龄化社会,无论从低碳概念还是面向医疗电子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辅助设施来讲,它的布局是很深远的。

 

但是,现在很不幸,这些东西不成规模。利润相对比较好,但是流量比较小,所以说向未来转型还没有开始,盈利空间很高,但是仍然很小,不成气候。现有业务规模很大,但是整个出口受日元汇率高起影响,业绩很差,所以现在怎么讲呢?海啸、核泄漏、日元汇率等这些因素,包括国内需求变得很弱,这样的话,业务就萎缩,另外,还有一重因素,日本大型制造业公司背后都有金融公司,我们讲人保,就是生命险这方面,包括财产险,日本地震以后,整个重建过程是很漫长的。但是,保险赔付要马上跟上,意味着这些公司在金融层面会向外释放大量的现金,要理赔。在实体层面有大量的现金萎缩,一方面现金流入量减少,流出量加大,这两方面的压力巨大,对这些公司的挤压很大,所以挤压之下怎么办?承载力比较弱,业务板块要砍掉。

 

主持人:您觉得对日本电子业来讲,三月份地震海啸这种关联有多大?

 

罗清启:这个影响是巨大的,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即使你的重建过程结束,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因为核辐射还会再延续,其实很多国家事实上已经关闭了从日本进口食品以及相关工业品的入口。所以对日本的打击是很大的。另外,这个孤岛战略,日本国内一直有一个口径,就是关键产业要迁出还是要保留?迁出就存在着技术流失的风险,不迁出就面临着日元汇率高起的风险,会被管制的风险。迁的话,要命了。不迁的话,命也不要了,是两难的问题。有人说我的关键产业可以不迁往中国,可以迁往其他亚洲区域,但是话说回来了,其他的区域是不行的。你要进入中国话又面临一个进口的问题,你日元汇率高起,中国要顶住美元的话,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不也要高起吗?你要出口也会很糟糕。

 

主持人:您谈到迁到其他国家,有什么问题吗?

 

罗清启:迁到其他国家是不行的。中国在国内造,你竞争力比国内企业竞争力要弱。

 

主持人:主要还是针对国内市场,最终的市场是在中国。

 

罗清启:消费电子未来的粮仓,我们从人口的结构看,虽然现在有很多舆论说我们进入老龄化,但是我们年轻人人口基数巨大,人口红利是很大的。你迁到别的国家肯定是不行的。

 

主持人:日本电子业对亚洲电子业的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罗老师:巨大的影响。日本原来有一个布局雁阵结构,它是一个雁头,韩国和台湾变成雁身,我们大陆是雁尾,现在雁头开始模糊化,去年开始你会发现松下裁员跟索尼公司到墨西哥工厂、欧洲工厂转手给富士康,为什么呢?它在成本上接受不了,难以为继,必须转手,把生产体系往台湾企业手里转,意味着什么呢?这个环境是什么概念呢?你砍来砍去最后把自己留住实验室,把生产体制往下砍,外面的布局往下砍,最后让台湾企业接受,但是你交给富士康了,富士康也在往大陆迁。比如说在重庆的投资、在郑州的投资、在深圳的投资、绵阳的投资等这些东西,这个供应链迁到台湾地区,富士康在全球掌控这个供应链的时候,不等于还是迁向大陆了吗,现在大陆的成本磁力跟消费磁力,包括后来的研发磁力是无法避免的,你的磁力很小必然被吸过来。还有交通运输的磁力,中国等于说把亚洲大陆东西宽度用高铁压缩,日本转不转?有N种方式要求它必须转,这会带动整个东亚地区电子产业结构的布局的调整。

 

 

主持人:您觉得日本电子产业低靡对中国电子产业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

 

罗清启:这得分开来看。比如说关键部件如果不转移的话,他的流量缩小,价格会有一些变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在低靡期,这个低靡期是中国产业的战略机遇期,你的研发能不能跟上?你的研发跟的上,这个产业结构加上外溢效果,现在外溢的东西就是什么呢?是一些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板块。我的实验室里的东西,还在日本本岛。但是现在中国企业不是闲着,我们也在这个关节不断研发。

 

主持人:中国电子业如何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呢?

 

罗清启:我觉得这段时间有一个利好,白电的成本压力日本是受不了的,白电完成了交接,从冰箱、洗衣机,我们全球最大的企业是海尔,以海尔为主导的白电企业,实际从欧洲、日韩、美国手里把指挥棒接过来了,这个调整实际上不为人关注,但是确实是悄无声息的。

 

主持人:您觉得以后会不会出现更多像海尔这样的企业?把电子产业不光在白电领域,可能在其他领域。

 

罗清启:这需要一个交接过程,现在要看日本低靡期有多长,还有我们企业的努力程度。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罗老师精彩的点评,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专家简介

罗清启,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发展咨询服务。

关于帕勒咨询

帕勒咨询是少数能够同时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机构之一。

主要面向各类组织战略决策层提供发展战略、组织优化和业绩改善方面的咨询服务。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业、零售业、能源业、金融业、医疗卫生等17个行业以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联系方式

Tel:0532-8378008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