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股发力护盘代表着什么?


 

                         权重股能够守护住大盘吗?

 

   股市虽然周五大多数时刻都在2700点下方徘徊,最低下探到2672点附近创近期新低,可是最后时刻权重股的带头发力,支撑大盘重新返回到2700上方,收盘成功2700点关口不破,并由阴转阳,尽管上涨的幅度可怜。

    权重股的发力能够守住大盘不跌吗?权重股的发力又代表了什么,地产、石油、银行的做多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支撑,单纯就是为了维护大盘不在周末失守2700点,这是一些主力机构投资的阳谋,目的是为下周股市的下滑预先调整出空间,毕竟股市的下挫也需要波浪式的前行,这样才更利于机构投资者的操作。

    股市的下滑趋势并不会因为尾盘的上升而有所改变,政府仍然对地产行业进行去泡沫化,尽管效果不会明显,可是也阻止了地产的泡沫增加,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并不会让中石油摆脱低迷,除了垄断效益,其并没有多少真实的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中石油股票总是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而航母的概念更是炒作,航母的事情并非现在的话题,谁都知道的炒作更没有什么新意。这类的股票更不会成为推动大盘上升的主力军。

   股市现在没有多少上升的动力,防止急挫是下一个阶段股市的主要任务,股市的监管者对股市的低迷并不关心和认可,认为目前股市的活力仍然存在,新股的不断破发,他们认为是股市改革成功的标志,而中签率大幅度的提高更是当做改革成果进行宣扬,只要中签率没有过百,还有人买股票,他们就认为股票活力四射,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之下,股指下跌更不算什么问题,他们对股市的认知就是,股市是上市公司的圈钱机器,是股民的投机场所。

   权重股的护航只能让股市下降的速度不太快,毕竟太快的下挫会让监管者随更大的压力,会让国际板的推出遇到更大的阻力,推出国际板是一个典型的形象工程,可是现在谁不搞形成工程谁没有政绩。

   所以,股市未来的趋势并不乐观,至少短时间内难改低迷的窘境,宏观经济政策不调整,资本市场的监管者的管理思路不改变,股市很难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