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看天下 -- 是圆,是平,还是奇形怪状?


2010年8月,硅谷的玉山科技协会邀请我担任田长霖讲座的主讲人。田长霖是我在柏克莱加大念书时的校长,也是我很敬佩的ㄧ位华裔教育家,这个纪念他的讲座主要邀请全球华人圈中知名实业家和创业家来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我很荣幸有机会担任主讲人。以下内容转载自玉山科技协会会刊,作者为李乔琚女士。

 



从硅谷看天下 -- 是圆,是平,还是奇形怪状?

「变」、「流」和「信」如何影响事业、人生与价值观?又为何能称之为「黄金律」?陈丕宏,30年前来美的学人,20年前成为硅谷创业者,接着,以参与科技社团,又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观景窗。跨至全球的事业,他更能从「硅谷看天下」,在他眼里的硅谷又是如何?「是圆,是平,还是奇形怪状?」他又如何归结出这三大「黄金律」?陈丕宏称得上是「老」玉山了,十多年前就曾担任美西玉山理事,久违的他,在玉山田长霖讲座中演讲,自是众所期待。他的讲题也正是他所观察的「从硅谷看天下 是圆,是平,还是奇形怪状?」

 

【主讲人陈丕宏】

陈丕宏可谓硅谷网络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曾称他为「全球对电子商业最有影响力的25人」之一。1993陈丕宏创办宏道公司(NasdaqBVSN),专注于因特网应用的创新和改革,在电子商务和企业小区网络解决方案领域相当知名,其企2.0网络协同工作平台Clearvale(明晰谷)引起市场关注。

当天讲座由玉山副理事长曲镇宇主持,原来他与陈丕宏有些渊源。当年陈丕宏曾以过来人身份,帮助年轻人创业,曲镇宇就是其一。陈丕宏是在1989年首次创业,成立赢家科技(Gain Technology),为多媒体软件工具供货商,三年后赛贝斯(Sybase)以超过一亿美元价格收购赢家科技,他加入赛贝斯,任副总裁。接着,在1993年,他协助西伯尔系统公司(Siebel Systems)的创办,该公司后被甲骨文并购。他现为新浪以及用友集团独立董事以及美国飞塔网络安全公司董事。陈丕宏毕业于台大,为柏克莱加大博士、印地安那大学硕士。

在此次田长霖讲座之前,陈丕宏因为百人会的成功,引起不少媒体报导,原来他担任今年年会主席,把历来华人诺贝尔得主几乎都请到了台上,感动许多人。这一次,他谈自己亲身所见、所闻、所感受。

陈丕宏说,田长霖校长正是他在校时的校长,受邀此讲座,是意义深远。在正式演说之前,他也介绍了自己在新浪网平台上的一部专书。陈丕宏可说是新浪任职最久的独立董事,新浪邀请他在高端财经频道做 「与丕宏面对面」节目,是个「CEO v.s CEO」形式的论坛,由陈丕宏与当今企业CEO做对话,目前已搜集十九位访谈内容,集结成书,为「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 -- 与丕宏面对面」。当天,陈丕宏也义卖多本书,捐给台大母校校友会,是为当晚的亮点。

历经网络泡沬破裂十年,世界改变快速,陈丕宏一开始就出了一道暖身题:「好汉不提当(30)年????」,一串的问号,并有一张坐标图,横轴代表从1980 – 2010年,每十年的变化,最高是2000年,再往两边逐步下降,不过玄机就在于纵坐标代表的意义为何?这是陈丕宏的第一道题,有人猜是股价的表现、是地球暖化指标、是人的勇气,甚至是头发根数?不过,以上皆非,唯独一位来宾提到,是「健康状况」,算是最为接近陈丕宏心中所想,原来正确答案是:「体重」。陈丕宏说,四年前,他四十八岁,做健康检查,发现自己「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他决定锻炼身体,达到标准体重,并称这是他卅年最为得意之事。现在,他更以跑七千公尺,展开一天的生活。「郝伯伯都要为我而骄傲了。」原来,当年,当兵时,最不爱的就是跑步,那时的国防部长正是郝柏村哩。

 



【三大黄金律】

── 改变(Change):

「曲线(Curve)代表的就是一种改变。」陈丕宏以廿多年的商场经验,有感而发地说,在商场上的千变万化更是如此,公元前四百多年前,苏格拉底千古不变的名言就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而达尔文的演化论已给予世人许多的线索和证据。

 

十四世纪,一场黑死病造成欧洲极大的影响,这场瘟疫浩劫,夺走了世界百分之卅到六十的人口,尤以欧洲为最,使其用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来修复。更深一层,它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它原为一奴隶社会,但黑死病过后,使得劳力人口大大减少,从经济角度而言,是人力成本的增加,有产与无产之间产生了变化,社会转型。而欧洲最巨大的变化是在宗教思想上,从前人们相信教会所说的一切,但这场浩劫之后,人们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思想上的开发,对科学、音乐、医学形成莫大的冲击,形成了文艺复兴;「『改变』正是一个诱因。」

 

── 流(Flow

所有事物都在「流动」,在硅谷,「流」代表创新,美国虽有其自身的问题,但它无法取代的是创新速度。陈丕宏以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它是一个开放移民的社会,更进一步说,并非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是美国移民本质之所在,「一个社会需要不同的人,在公平机会之下,社会才会动起来。」他说,社会科学家的研究也发现,美国最大的好处是州与州、城与城之间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陈丕宏以为,身为移民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自己不处于安全舒适的保护之下,也正因如此,移民比一般人努力,当年他以五百美金来到美国,读书、就业和创业,陈丕宏也说,许多成功创业者都是移民,在流动之下,「离开comfort zone,是一项诱因。」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力争上游。

 

── 信(Trust):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信」这个字,陈丕宏在商界看得十分透彻。「信,非常重要,家庭、夫妻、事业、国家的和谐境界,皆来自于『信』」他强调,彼此之间若没有信任为基础,便无法拿捏人事物。「互信(Mutual Trust),才能培养自信(Self Confidence),也才会有心信(Belief)。」心信不是宗教,而是自己心中所信,是一种价值观。此外,中国人谈的道德、仁义礼智与美国社会非常重视的道德(Ethics),谈的都是社会的公信力(Public Trust)与公权力,有公信,才会养成法制(Law)的社会,培养社会的道德感。陈丕宏提到,不守规则的原因来自于担心自己会吃亏,所以,一个具有公权力、公信力的社会非常重要。

 

【如何看未来】

变、流和信的前题下,世界愈来愈平、距离愈来愈短,许多人都在思考,未来是如何的景致?陈丕宏以为,美国最强之处是尖端创新的技术,全球都想复制硅谷,但没有一处成为真正的硅谷,他眼见硅谷引领风騒近卅年,至今仍有绿色能源、社群网站,「未来十年,只要人才仍在,硅谷的创新就不会消失,硅谷的移民、创新会继续下去。」

 

陈丕宏不禁以日本的骄傲「新力(Sony)」以及红透半边天的美国「苹果计算机」为例。经十年消长,苹果计算机成长了800%倍,新力则是大幅下降。犹记得,新力的「随身听(Walkman)」,是80年代,青少年学生最时髦的电子产品,犹如今日的iPad。但曾几何时,新力没有跟上脚步,市场优势尽失。陈丕宏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新力失去结合全球分工的优势。他指出,新力有五十三家工厂,现在仍有卅家在日本;反观,苹果计算机可称得上是营销能手,另一方面,利用代工降低经常性支出,台湾就有廿家为苹果产品做专业代工,「新力不懂得leverage,只有一蹶不振。」新力未赶上数字化的趋势,加上日本面临人口老化问题,公司成本增加非常高,如同美国的GM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退休造成很大的负担,加上日本员工受到工会保护,人力成本非常高。他指出,虽然,新力聘用外籍人士担任CEO,但仍难以与贾伯斯抗衡。

 

他直指,美国并非毫无问题,他形容,美国超级大国,犹如当年的罗马帝国,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是”High Cost of Being Roman Empire”. 」其一是美国两党都不敢谈的禁忌,就是国防经费,好比,美国有九艘米尼兹级核子航空母舰,第十艘即将建造完成,造价暂不计,单是每艘船上5,000人的营运费用,一年高达四十亿美元,这仅是仍在服役的船舰,还有许多已除役航空母舰的花费。事实上,冷战已结束廿多年,美国要对抗的不再是苏联,而是恐怖份子,所需的国防不再是航空母舰,但是既得利益团体无法摆平,庞大的国防经费竟与国家利益毫无关连。

 

另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医疗保健,他举例说,二儿子目前已就业,在一次健康检查中,验血账单竟是$600美元,让儿子抱怨连连。但是,不久前,全家回台湾,同样做健检,验血也是六百元,「但是,是台币,同样的机器,为何价差如此之高?」他个人也有经验,一瓶药膏若是自付得花五百元,「要如何解决?是否又要委外中国了?」80年代之后,通货膨胀小,但是,每年的保险涨幅在17%,有趣的是,陈丕宏也认得保险公司的大老板,据说,他们保险公司也没有赚到钱,但他的医生朋友又抱怨医疗系统的缺失,医生其实是难以赚钱的,「那么,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医疗保险制度、国防经费可谓美国两大难解之习题了。



【欧洲 vs.亚洲】

陈丕宏进一步分析欧洲各国的经济商业活动。英国商业历史由来已久,仍为一财务为主的国家,也是美国的重要盟国,或称之为跟随者。德国则为精密工具国家,GDP中有40%靠出口,又以器械出口至中国为大宗。俄国虽已不是昔日的帝国,但是,手中握有足以威胁他国的瓦斯资源,又是钻石之国,对于全球钻石价位有平衡作用。意大利自文艺复兴以来,家庭工艺非常发达,礼品、家具、手饰等精密手工是许多人的最爱。至于法国,他打趣地说,他们基本上只做三件事:露天喝咖啡、罢工和度假,「不罢工时就去度假。」不过,它 无可抵挡的魅力就是LV品牌。香榭大道上,观光客排队进场,来自中国的买家更常以现金来购买,蔚为奇观。西班牙则是经济能见度日高的国家。无疑地,欧洲是个多元有趣的度假盛地。

 

不妨随着陈丕宏再来看看亚洲主要地区。中国仍会不断高速经济成长,是全球经济成长最重要的火车头,主因来自广大的消费者。香港仍为财务金融中心。台湾则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仍扮演关键重要角色,除了精密制造, 金融、财务方面也会有所发展,例如,财务个人金融管理、企业金融贷款,台湾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并可进一步与大陆合作,服务两岸客群。印度的软件输出仍十分强劲,中国仍不是对手,软件委外业也占了GDP20%。「韩国则持续输出美女。」此言并非开玩笑,陈丕宏有一回与一家管理韩国国家资金的创投谈话,对方告诉他,正准备投资美容连锁店,当然,韩国网络游戏也十分强。

 

日本,陈丕宏则画上了一个大问号。日本知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之一「IT道场」,便讲述宏道故事。两个月前,两人互访各一小时,谈了许多问题,「他给我上了很大一堂课。」廿年前,陈丕宏就开始进军日本,也涉猎多种书籍,但,大前研一给他许多新启发。在访谈中,陈丕宏请教:日本界于中、美两大强国之间,如何调适?大前研一指出了两大要点:一、过去2000年,日本一直是处于老二的地位,中国比日本大上一百倍;仅是因为过去一百年来,日本受到明治维新的影响,才强大起来,现在只是回到原本的轨道而已,无可感到悲伤。二、他认为,日本侵华,使中国受伤很深,但中国人的仇日教育值得商榷。大前研一强调,中国人没有必要怕日本人,因为日本不可能再崛起成为第一强国,也不会再像百年前的日本。

 

从历史观点来分析,日本如同多数的国家,以农为本,壮丁很多,但只有长子能够继承田产,从前有幕府实施募兵,次子前去打仗,但明治维新之后,国家统一,不再募兵,次子返乡,并造成社会失业问题。日本政府遂鼓励移民,至美国、巴西以及最近的东三省,向外走又逐步形成殖民侵略。日本的强盛,原因之一是对手清朝的腐败,「日本成为第一个大帝国,这是一种改变。」第二是「流」,日本战后的复兴,少子、人口老化,平均一个家庭仅有1.08个小孩,该国既不鼓励留学,也不太接纳移民,社会组成份子并未有太多的变化。

 

当驻外的阿兵哥回到日本后,积极耐操的次子们开始到大商社做事,正因他们的性格和做事态度,造就了日本经济复兴的四十年。但是,好景不常,90年日本国内的经济泡沬,使得经济成长消退,市场萎缩。大前研一也提到,日本大商社采垂直生产,产品从头到最后成品,都是出自同一家公司,各家可自订标准;缺乏分工,也形成资源成本的增加。陈丕宏说自己是新力的忠诚客户,「但仍十分不谅解新力。」原来,他买了新力每一代摄影机,但是所有的充电器都不一样,得一一标示清楚,「日本产业难有效率和经济规模。」

 

大前研一提出另一有趣的论调:日本是被廿家台湾公司给打败。台湾走上代工之路,也有其背景,好比个人计算机被整合之后,台湾产业为寻得出路,便从事组件制造,做主机板等,累积了许多零组件代工设计和制造经验,而非以整机成品为主,更衍生出今日的广达、鸿海,「这才是对日本产业造成重创的原因。」反观,日本没有结合分工的趋势,丧失优势。

 

不仅谈Sony vs. Apple,还有Sony vs. VizioVizio创办人是来自台湾的华裔William Wang。陈丕宏说了自身的经验。原来为避免电视的折损率高,陈太太追求高质量,并下令家里的电视都必须是新力品牌。但儿子长大了,说话分量比陈丕宏还大,建议妈妈可以购买Vizio,「质量和新力一样好,而且价钱只有新力的三分之一。」陈太太不做他想,家里现在使用的是Vizio,「新力在高端竞争者有苹果,低端的有台湾,日本是『腹背受敌』。」

 

谈到文化层面,日本以互信为基础,「彼此信任之后,是life time的关系,但是,You have to give before you take(要付出,才会有所得),才能赢得信任。」 日本思想受中国儒家影响很多,信仰十分虔诚,陈丕宏以为,日本与许多东方文化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崇尚法制,「明治维新最为成功的就是守法。」他开玩笑说,「亚洲许多地方法律仅是参考,与日本很不同。」看看这样的场景,星期日下午,在四下无人的大马路上,也不会有人、车闯红灯,但是,他也指出,目前日本受到最大的打击是丧失自信心,以及对前途的不确定感。

 

谈到中国,陈丕宏语重心长,是为文化的保存。国共内战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但是,韩战、冷战接续而来,让中共形成锁国心态,加上诸多因素一场文化大革命浩劫就此开始。陈丕宏最近才知道,一国之都达七百年的北京,在文化大革命前,有一百五十座像恭王府这样的美丽花园,但,现在却仅剩一处了。他也提及,1992年,他初到中国,起了怀古之情,想到紫禁城后面的梅山, 一睹崇祯皇帝自缢的那棵树,一见,那树又小又瘦,怎也不像可以自缢的树,原来它早已被红卫兵坎掉,眼前所见的,是又重新种了一株。

 

「这六十年,是历史上很大的改变。」陈丕宏不禁说,「流」,有许多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发生。文化大革命造成重大伤害,是一出悲剧,但它也形成人口牵徙,强迫人口的流动,好比「在深圳,没有一个人是广东人。」如同硅谷移民在离开舒适环境之后,自然而然,勤奋向上,更加努力工作,人才更形成了硅谷的创造力。另一个「流」的例子是,硅谷受到网络泡沫的重创,不少人回流,海归形成,李彦宏就是其一,他回到北京,再做一遍他在硅谷曾经做过的技术,成为现在大红大紫的百度。「人口流动、出国留学、移民他乡,『变』的原动力,造成新思维和创新。」

 

陈丕宏同时强调,大陆经济虽然成长惊人,但也面临心理、文化和社会上的诸多冲击,「许多问题都环绕在"信"字上。」 他直言,大陆人民是过份自信且自满,无论是公、私营企业都快速成长,但,许多赚钱的机会都是时机造成的,房地产市场好,几乎每一家公司都经营房地产,市场混乱,不知道真正的价值所在,当供应失调时,就形成泡沫。他也说,中国大陆另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互信,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很难做电子商务,也没有信用卡的观念。

 

他也举了最近轰动大陆的唐骏假学历事件,这位前微软中国总经理做假学历,引发很大的讨论,在新浪微博上,有人这么说:针对一百位美国人做问卷,一百个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应把唐骏革职;再问一百人个日本人,他们会说,唐骏该道歉并且辞职;但是,问一百个中国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甚至有人会认为,唐骏能以假学历混出这么大的名堂,颇值得效法。由这个例子,足见大陆对「信任、信任」价值观的模糊。陈丕宏坦言,公司里也发生过员工学历造假,而且中外员工皆有。话说,宏道在大陆新聘了一名销售经理,就发生造假事件,陈丕宏渐渐才知道,大陆也有帮人查证学历的行业,不过,这也让他格外小心。「无根的社会逐渐发达起来之后,人民希望走快捷方式,达到最大利益,但,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害。」陈丕宏强调,没有互信基础,对生意、人与人之间都是重重障碍。

 

另一个「信」的例子就是美国的Facebook打败对手MySpace, 「最大的原因就是前者用真实姓名,后者可以用假名。」陈丕宏认为,Facebook的真名策略,代表着使用者的责任感,建立了互信才有公信力。他又分享了一个故事,中国有一位政治局委员从印度返国之后,不禁和同事分享他在印度感到最为深刻的事。原来,他接触到一位非常富有的印度人,他居住的附近,都是贫民区,豪宅只是用一堵墙之隔,彼此竟都相安无事。印度人民信仰印度教,在印度教的礼教中,虽颇为认命,但是,宗教、信仰、伦理都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关系。许多官员也感觉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把文化根基打断,中国思想精髓不复见,社会难以取得和谐,人人怕吃亏,没有互信与公信。 但是,他以为,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不必太悲观,「需要时间,」好像台北也是今昔不同,还有大陆官员到台湾观光引发了有趣的感想:「有道是:台湾是人民幸福,官员无福。」

 

【商业上的改变── 企业Web 2.0

全球化以及信息爆炸,使得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与改变,尤其是传统产业也必须打破地域的区隔,无论利用因特网与创新,「要使得企业更加扁平与柔性化。」陈丕宏提到,一进到史丹福书店的商业书籍,琳琅满目,谈的都是如何把「社群(social networking)应用到企业。企业运用网络平台已从Web 1.0逐步走向Web 2.0,前者是「从上到下,从一到多,是单方向的强迫给予,如同电子邮件;而Web 2.0产生的『共享与流动』」,加速带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陈丕宏强调,目前一般网民对Web 2.0已相当熟悉,但是把它运用在商业上,仍是新的概念,「这也是一种凝聚创造力的『流』动,而且是N平方的效应。」当了许多年的公司老板,陈丕宏看到产业的变革,从前,员工对公司有股票选择权,现在随着Web 2.0的互动,「公司员工和内外伙伴都有发言权了,做老板的面临很大的挑战。」他强调,这样的沟通平台,是加速创造力,也是提升员工效率的有效方式。

 

商业上,另一很大的变化就是以微软挂帅,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的平台,正在做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云端(Cloud Computing)。」许多数据信息的交换不再放在个人计算机上,而是在网络上,「新浪、谷歌都已在云端。」在应用产品上,他预测,如护照般大小的移动化终端产品会出现,且有层出不穷的新应用。虽然,窗口7Win 7)从六个月前至今,已达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销售金额,但是,苹果也在同时,证明了一个新产品模式,「它的云端技术就在iTune App Stores上尽情发挥。」对新一代的孩子来说,电子邮件已是「古早的东西」,所有想和朋友分享的讯息,「我儿子把烹调出的美食,放在Facebook上,马上就有朋友实时的讨论。」陈丕宏深信,相同的应用也正在企业上发生。

 

近年,陈丕宏也在思考商业Web 2.0的模式,宏道的Clearvale.com  (明晰谷)就是让企业可以自己设计和创造安全的社群网,「每个人都可以DIY,创造一个平台。」陈丕宏强调,「由于是针对企业之用,在安全性、扩展度都有很好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不再是几万、甚至数百万的规模才做得到,客户可以自己选择要花多少成本,甚至不需要技术人员,就可自己操作,建立企业社群网站,而且不只一个,每家公司可以建立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把与公司有关的网站都连结在一起,不管是内部让员工进行协同合作或培训,或外部和客户或合作伙伴沟通沟通,「是一个知识管理的平台。」

 

陈丕宏也举了红透半边天的「菜园游戏(Farm Field)为例。」他心想,究竟是什么魔力让专业上班族都愿意牺牲睡眠时间偷菜种花?而且「以前我们不让孩子做的事情,我们自己都在做了。」这是他的三大结论:一、人们需要社交,二、好面子,不想输;三、人有竞争的本性。基于以上三点,他认为,如果把它应用在专业人士学习企业知识上,会是十分不错的应用。宏道当然是身体力行了,公司给员工10%的时间鼓励他们学习与创新,员工利用这个平台,分组做学习竞赛,并把学到的东西,登录在Youtube 上。宏道全球有廿个据点,彼此都可以投票,公司三个月举办一次培训竞赛,而且冠军队伍每一名都有一千元奖金,「是有效的优质学习。」陈丕宏不禁说,Clearvale开发出的系统适用范围很广,客户从数人到数万人的公司都有。

 

陈丕宏在互联网产业已有十八年了,「虽然我一直在做e-Business,但,都是传统的Web 1.0。」  在公司进入企业Web 2.0 之前, 他也不知道如何建立网站,但他现在谈建网站,可是非常自在,二小时就可以建立好,他的作品目前有大学同学会、帮太太建中文学校网站等,「就像写一个Email一样容易。」

 

若把社群网放在社会化的思维,那么陈丕宏为这样的时代取了个名称:「社会主义2.0」而且富有老子道家的真谛,在企业中,是一种开放性的领导 (Open Leadership) ,也是中国文化中最高深的领导,陈丕宏以老子第十七章做为「企业2.0」的领导人真谛:太上,下知有之(员工只知道有这么一个老板,但并不感觉其存在,是无为而治);其次,亲而誉之(事必躬亲);其次,畏之(令人惧怕);其次,侮之(缺乏能力且以威赫来管理)。老子又谈到「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互信、公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各职其所)。另一个以自然现象来分析的就是蚁王和工蚁之间的关系了,甚至MIT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都在研究这套「小区控制系统(Community Control System)」管理学中的奥妙,就在其中了。

 



【答客问】

陈丕宏以「变」、「流」和「信」谈人才、产业以及世界的变化发展,精彩的演说,引起不小的回响,提问也很多元,有 文化、经济和商业模式等问题,兹将整理如下。

 

一位来自大陆的朋友表示,每每回到中国,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相当好,但似乎就是缺少信仰,公德观念较为薄弱,反观台湾一切都不错,那么中国在这方面是否会自我改变?陈丕宏说,自己是个乐观的人,他相信,社会德道会慢慢建立起来,只是时间的问题。「当老毛在搞文化大革命时,老蒋在台湾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普遍而言,台湾重视中国文化,对家庭、传统节日都有根深蒂固的观念。相较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较没有文化的「根」。但,他也见到许多大陆朋友也重新学习中华文化,很明显的例子,现在大陆许多讲历史的节目非常受欢迎。他相信,中国或多或少都在文化的轨迹上,要重新建立起优质观念 ,并不难。

 

在「信」和「互信」方面,当社会分子在生活上有一定的水平之后,就想要保护自己所拥有,例如智慧财产权,「要保护自身利益时,也希望别人的也受到保护,好比人人都排队一样。」曾几何时,美国也曾盗版猖獗,但有自己的利益需要时,就希望建立起互信。许多观念都需要教育、培养,他鼓励大家,「要有信心和耐心。」

 

对于中国GDP是否会往下走的问题,陈丕宏以为,GDP其实只是笼统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个平均值,但并未反应出中国贫富差距的问题,这种落差也是中国最担心的问题。「落差太大,会造成社会动荡,造成人民不满,影响社会和谐。」在中国,抗争已是一种流行,陈丕宏最近听到一个例子,广州某位政协委员发表一项建议,在亚运期间应禁止说广东话。此语一出,造成数千人走上街头抗争。由于因特网的关系,言论、意见更加容易形成对政府的压力。

 

对于宏道的Clearvale企业应用,如何与Facebook区隔的问题,陈丕宏解释,企业的Web 2.0在云端上,必须是一个隐私性高,加密的社群企业网站。企业可以利用Facebook,但仅限于打知名度、做问卷,机密性的数据不会放在网上讨论,Facebook是休闲性,而企业社群网要加密,并能扩充等特性。

 

一家成功的企业是创造业绩财富?还是创造工作机会?第二代又如何因应世界的变化?做为一家上市公司的CEO,陈丕宏说,企业要以维护股东的权益为第一优先考虑,或以员工利益为最优先?「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陈丕宏提到,以资本主义型态而言,公司是股东所拥有,就应以股东为第一考虑,若为了保住员工饭碗,而不顾股东权益,似乎难圆其说。  

 

但是,陈丕宏更深一层地以「世界公民」角度来分析,若一家美国公司的工作地点在中国,并不代表它对美国的经济没有帮助,它也可能造就更多的工作机会。他强调,「世界变小、变平,工作也是在流动、知识事物也在流动。」他以苹果计算机为例,虽然苹果商品有不少是委外生产制造,但是它造就出来的产品,又造就美国热门的苹果销售点,「工作也是流动的。」他也说,苹果红极一时,但谁也不敢说一、两年之后的局面,「Android会窜起,以及许多后起之秀也不可轻忽。」

 

至于美国第二代如何走?「人生最难的就是预测,好比股票买卖,无法预测。」但他以洛克斐勒的一席话回答一名年轻朋友的话说,成功的秘诀在于:一、年轻时努力读书,进好学校,拿高分数;二、出社会要更努力工作;第三、能够发现石油。这一席话,说明机运难测,在无法预测时,努力为上上策,幸运之神眷恋努力的人,「我所知的是,能够掌控的,尽力而为;所拥有的,不视为理所当然。」

 

「这一代,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代。」拜网络之赐,信息丰富,读书参考数据也多了许多,从前做报告,图书馆有限的书册,让大家借不到书,「Now, right here, in your finger tips.」陈丕宏有位知名的物理教授哥哥陈丕燊,都不禁说,学生借着网络,可以得与全世界同步的研究报告,分组讨论,再艰深的题目也能讲得头头是道,「Internet的影响,超乎想象;这也是新的文化复兴。」

 

大陆富人多了,对于慈善公益又抱持着何时态度?陈丕宏先以卡内基的名言说:第一步是学习赚钱,然后真正的去赚钱,最难的是如何把钱捐出去。在他的观察中,不只是美国有慈善家,中国也有。甲骨文执行长艾利森也公开宣布支持捐款慈善事业,盖兹与巴菲特捐出大部份的财产做公益对大陆产生很大的影响,汶川地震时,中国富商慷慨解囊就是一例。

 

陈丕宏谈的变、流和信,宏道的发展又如何以这三元素来解读?陈丕宏先开了玩笑,表示要谈起这话题,大伙儿可得彻夜聆听了。「公司变化很大,从艰苦到成功,又十分艰辛;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更经过转型,累积了很多的经验丰富,「这是变。」

 

接着,公司绝大多数是移民背景,虽仅有三百人,但分布在廿多个点据点,「国际化,全球化。」也正因为如此,知识的流动与分享非常重要,「明晰谷」的出现也因切身需要。「这是谓流。」至于「信」,公司发展虽备极兼辛,但老员工、老战友,年资都是十年以上的伙伴,十分的多。「我们都经过泡沫洗礼,励志打到底。」

 

健康问题,也是陈丕宏演讲开场的重点,那么做为企业领导,他如何看待员工和自己的健康?「要以身作则。」长期差旅对身体并不好,尤其应酬很难忌口,但是,自从养成跑步习惯之后,让他精神健康状况都很好,「有机会,就分享我这个运动习惯。」此外,宏道也常举办运动比赛,公司也设有健身房,「员工很开心,对健康,大家都有体会。」

 

曲镇宇做了漂亮的结语,陈丕宏从文化、历史、地理、哲学的观点,与科技话题融合起来,再拉到「世界观」的平台上,谈商机、人才的变化、流动和信用,「我个人学到,环境可以改变,但是『信』自己可以做到,一旦打下深厚的基础,必能产生良性循环。」一场演说,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