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新模型之国有企业特点
关键字: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框架 内控控制模型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整体盈利,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成为了主旋律。同时,建设和谐社会的声音成为了主旋律,和谐和稳定越来越影响大型国有企业的决策。国有企业经过几次演变,高变革和高成长依然是它的主要特点,同时融入了和谐稳定的元素。
一、高变革
外部环境。1)政策环境。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政企改革以后,为了加强和有效管理国有企业,成立了国资委,属于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同时,处于各行业的国有企业,也受行业政府部门的监管,如新闻出版发行行业,受国资的监管,同时也受新闻出版署和宣传部监管。政策也在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而改变,对国有企业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影响。2)商业环境。主要是外部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的行业允许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必然加剧竞争。3)治理环境。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和董事会治理结构,为了推动企业进一步面向市场,提升竞争力,相关监管部门也一直在探索和尝试更加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董事会治理结构。
内部环境。1)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重新布局。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有进有退,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为了自身成长和新的盈利点,在不断进行资本扩张的投资,进入越来越多的行业,这样就带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管理问题,同时也面临如何管理众多的子公司、孙子公司,以及如何有效处理与其他非国有股东的关系,完善治理结构。2)配置与组合带来的国有规模的变化。近几年,政府主张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兼并重组不断在各行各业的国有企业间上演,同时,很多民营企业加入到了这场做大做强的兼并重组战役中。国有企业规模迅速壮大后,一方面提升了竞争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它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3)行业的变化和由于规模和国际化需求导致的管理需求的增加。国有企业壮大后,如何管理成为重大难题,一方面要保持稳定,可控,另一方面要提升效率,提升竞争力,同时也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无疑对大型国有企业是一个巨大挑战。
二、高成长
管理效率。国有企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一方面员工不断增加,有的能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另一方面,各机构分成的地域越来越广泛,在各省市甚至境外都设了大量分支机构;同时,进入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呈现多元化(相关多元和非相关多元化)发展趋势。如此庞大的机构,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和竞争力成为了重要课题。
资源效率。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资源优势的,企业越大,它掌控的资源越多。它掌控的资源越多,其它企业掌控的资源就相对减少。那么如何发挥这些资源的效率,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服务于社会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和谐稳定
和谐稳定是近几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国有企业在发展变革中越来越多的在考虑这一问题。
更多文章请访问:http://www.co-insight.com/consulting/sox.html
沟通交流请联系:马万良【MSN:[email protected]; 电话:1862819293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