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中国熊猫=美式功夫熊猫


     

中国功夫+中国熊猫=美式功夫熊猫

严辉文

 

目前,《功夫熊猫2》以2D、3D及IMAX并行的方式,正在我国与北美地区同步铺开上映,首日即强势遏制《加勒比海盗4》的势头,有望创下中国电影首日票房的新纪录。从来自影院方面的信息看,相比《加勒比海盗2》,《功夫熊猫2》在片长、档期等方面已呈现明显的优势。(见5月31日《新闻晨报》)

 

《功夫熊猫2》是继《功夫熊猫》成功之后的又一功夫动画电影,而且梦工厂相关主创人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功夫熊猫2》的成功之日,亦是《功夫熊猫3》的创作启动之时。功夫熊猫旋风再起,美国梦工厂方面也承认融入了太多的中国元素,不过这个方程式却是:中国功夫加中国熊猫,等于美国功夫熊猫。换言之即是,中国元素不过是美国电影再次成功冲击中国市场、打开世界市场的通行证而已。电影元素是中国的,而电影的成功和票房则属于美国。

 

除了受中国功夫技击灵魂的指引,受中国熊猫人见人爱美好形象的启迪,电影美学的再造,无疑是《功夫熊猫》系列成功的主要因素。强烈的视觉冲击,惊心动魄的动作元素,无与伦比的计算机特技,精心设计的角色和场景,美化美奂的动画制作,换来的必然是炙手可热的放映档期优势,超6亿元中国票房的现实目标。

 

毫无疑问,先进电影制作技术,超群的电影文化创新能力,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拿《功夫熊猫》系列来说,所谓中国元素,中国功夫、中国熊猫,正如同张家界的南天一柱一样,不过是影片中一些凌散的细胞,经人家创造方是神马,而于我则简直如浮云。

 

看来,成功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卓越的艺术创造。没有超强的艺术加工能力,再丰富的生活之树,我们也可能习焉不察,最终必然沦为人家的风景。我们应该反躬自问:为什么人家都中国来逛逛,鼓捣几张照片,亲昵几次熊猫,欣赏几套太极拳,就能从中找到创作灵感,就能找到《功夫熊猫》系列生生不息的创造生命力呢?

 

我们大可不必因技不如人而自卑,也大可不必为成功的外国大片引入中国元素而自豪,而且显然我们一下子还做不到梦工厂那样的牛气,还无法迅速复制好莱坞式艺术组装创造能力,那么反省反思至少是必要的。

 

中国功夫加中国熊猫,等于美式功夫熊猫,再次证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创造力。我以为,眼下我们最应该问一句的是,除了商业大片式的模仿、电影制片商业模式的照搬,我们的电影人沉下心在文化反思的关照和植根本土的艺术创造方面,进步了多少?

 

0601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http://zqb.cyol.com/html/2011-06/01/nw.D110000zgqnb_20110601_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