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亚运城质量门的报道引起舆论的关注,先看两篇报道:
广州亚运城现质量问题 首轮代表商谈无果
观点地产网讯: 5月29日,收楼已7天的广州亚运城项目被爆称发现多处质量问题,而百名业主代表今日(30日)上午与开发商代表利合房地产就此问题商谈无果而终。
据称,在验房时候,亚运城业主发现,项目多处存在墙体裂缝、地板渗水、阳台漏水、厨房门损坏等质量问题,更有甚者木制踢脚线处长出了蘑菇。细心的业主发现,在开发商与业主进行商讨的亚运城配套中学教室中,也同样出现多个纵向开裂的裂缝,有的裂缝甚至长达数米。
5月29日,双方就收楼流程、房屋问题处理方式及时间安排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但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不管业主如何质疑,亚运城利合物业公司始终坚持认为,先验楼后签收并不违反法律,可如果业主强烈要求的话也可以安排,但得看工作人员是否有空闲。
对于实际房屋与样板房不符的情况,利合房地产工作人员只是称,已经记录在案,但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有效的解决期限。
事实上,就在去年开盘不久,由于首套房贷比例上调至30%和限购第三套房等措施,亚运城就出现过退订弃购现象。
亚运城之痒 “质量门”拷问华南品牌房企
观点地产网 武瑾莹 即使有政府支持,有五家大型开发商强强联手,亚运城还是出现了“质量危机”。
5月23日,亚运城首批业主开始收楼。随后,一些收楼时发现的房屋质量问题陆续被业主晒上网。一位业主的图片尤其震撼:木地板脚线边缘竟然长出了一朵黑褐色疑似木耳或蘑菇的菌,菌旁边的脚线已经发霉发黑,地板与墙面相接位置可以看到裂缝。业主们心酸地称其为“蘑菇门”事件。
亚运城风波
这只是亚运城项目收楼过程中业主们曝光的一起典型案例而已。
经了解,被投诉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为墙体开裂、地面不平、阳台漏水、厨房门有损坏等等,而房屋墙壁有裂纹是这次收楼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之一。
5月29日,上百业主们在广州珠江新城亚运城销售中心前集合,对亚运城楼盘质量提出质疑。中午,他们“转战”亚运城项目现场,随后被“请”至亚运城中已建好的中学教室内进行对话,开发商利合房地产公司及利合物业的部分负责人参与了对话。
但据参与参与对话的业主随后表示,开发商方面没有诚意,无心解决问题。据悉,业主们希望开发商按照样板房装修标准交楼,但开发商没有作出明确许诺。
“很少有开发商将样板房作为交楼标准的,现楼和样板房肯定有差距。”亚运城项目方面的工作人员称,收楼时发现的问题房都会逐一得到修缮,但每个业主对装修质量的主观看法不同,很难百分百满足业主要求。
广州利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天宇在回应媒体时称,开发商在卖楼的时候就已经告知业主,这些房屋将会在亚运会期间使用,可能会出现损伤。
刘天宇称:“今年过完年,我们就专门组织了2000多人的修葺队伍,对8000套房屋进行了整修,我们确认是达到了交楼标准的。”
期望值与现实
在面对公众的疑问时,刘天宇表示:“我觉得这是期望值的问题,亚运城的房子都是用过的,现在媒体上报道的情况有被夸大的嫌疑,房屋墙体有裂纹属于正常现象,前段时间比较潮湿,现在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广州某地产专家对此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其续称,之前开发商在销售时候的过度渲染,也是导致业主对该项目的期望值太高,从而引发风波的原因之一。
“当时我们就是冲着国家形象工程去买房的,这样的房屋质量应该不会差多少的。”事实上,这是很多业主之所以在去年完全没看过房屋仅凭图纸就买下亚运城项目时的想法。
该专家表示,目前最重要是开发商应该做好善后工作,不要出现推诿责任的做法从而激怒业主。
而目前开发商方面似乎对此也颇感委屈,其工作人员认为,利合公司1月底接手亚运城项目,即启动全城检修,现今仍爆出装修质量问题,原来的施工方难脱其责。
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访问的世联地产首席技术官黎振伟则表示,该事件是否需要政府出面调解或进行干预,主要还是看当时政府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如何规定。
另一方面,黎振伟强调,从亚运城项目的质量风波还反映出政府与企业都应该好好研究这种大型住宅项目,这对以后解决广州市民居住问题很有帮助。
其称,如果解决亚运城项目这些问题的经验,以后都可以用在现在正在大规模推进的保障房建设上。
质量拷问房企
实际上,亚运城由五大开发商联手开发,但依然无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而进一步观察,这几年华南品牌房企在项目质量上不断出现的问题,更值得人们深思:
2009年12月,某华南知名房企的项目爆出的质量问题,一度让市场对该房企的施工质量产生怀疑。
出现问题之后,该房企曾回应称:“很多在全国扩张的开发商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公司在全国这么多项目,不可能每个项目都由自己的建筑队伍施工,这并不现实。”
此外,有房企的回应质量门时也难免让人担忧:“应该说房地产公司里多少都有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当公司的规模或者交楼面积去到200万平方米计算的时候。”
该企业续称,其实楼是工人起的,遇到一些施工队素质不高,出现小小的质量问题很正常。
虽然这样的一些说法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当一个房企在塑造自己的品牌,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之际,也许对于质量的问题,要有相当的警惕。
类似于亚运城质量门这样的事件不能够是普遍的现象,如果成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企业系统出问题了、管理机制或者管理体制出问题了,那就得赶快调整。
新快报5月31日报道:房产专家:应按样板房标准交楼
房地产专家韩世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商对亚运城交楼质量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墙壁裂纹、地板中空之类问题,亚运会时入住的运动员不会太在意。”韩世同称,购买亚运城的业主要长期居住,当然就不能容忍房子有这些缺陷。
“政府卖地时是按新房现状移交给开发商的,但开发商应该负起以后的修缮责任,并要严格按照售卖时展示的样板房的标准交楼。”韩世同说。
点评:亚运城出现“质量门”、“蘑菇门”,引起媒体、舆论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观点文中的某地产专家其实也是本人。但当时我的确不想出这个名,因为曾经因对亚运城的定价谈过一些看法,就被指为是贬低诋毁亚运城的价值。其实,我也无谓得罪这五大开发商和合富,但如果一个楼盘到了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的地步,其实就可能会失去客观的评价机能。
我觉得亚运城主要的问题的确不在于质量上,因为质量问题所有楼盘都存在。关键在于,亚运城的价值被过分拔高,人们对亚运城的期望值也过高,加上目前市场出现成交萎缩、房价回落的迹象,质量问题往往成为人们退房和所要补偿的借口。
亚运城在此情况下,唯一的解决方式是开发商无条件满足业主的所有合理要求,不合理的除外。尽管房子是政府建造的,但早已移交给开发商,开发商已经按样板房的交楼标准承诺业主并签约收款,因此对质量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亚运城的开发商缺乏危机处理的意识和观念,才会导致目前如此多媒体的介入和报道,这是得不偿失的。
我认为,以五大开发商的实力和能力,要处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并不是难事,应该采取安抚、疏导和有求必应的策略来应对,而不是解释、说明和推诿、搪塞。
201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