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对香格里拉情有独钟?
江小鱼
昨晚,当我手中的遥控器无意中划过央视一套时,被一片奇异壮丽但极其熟悉的景色所吸引,便瞬间把目光定格了下来没有再挪开,看着才知这是以云南藏区为背景的史诗剧《香格里拉》的第一集,该剧首度把香格里拉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貌搬上了大荧屏,我之所以对这剧如此关注,是因为我对香格里拉情有独钟。
该剧出现的画面正是我九年前去过的地方,2002年我和崔健发起真唱运动,并在当年8月中旬在云南丽江举行了首届丽江雪山音乐节,音乐节结束之后,我就独自去了香格里拉,并在那片别样的民族风情与壮阔奇美的风景之中,遇见了一个在以后的岁月中改变了我情感走向的女孩。我们一起游历并流连于那片天堂般的大地上,仿佛细小的火焰停泊在辽阔的水面。在香格里拉的月光之下,万物被透彻,她不可抗拒的美让我们彼此的生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光芒。
去年当我有幸担任西藏卫视《藏地密码》栏目主持人时,在和众编导讨论第一期选题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就做香格里拉吧,并最终如愿以尝。节目播出后,也获得了一个叫做“交口”的观众的称赞。
百度或谷歌都以别人的知识产权免费告诉我们,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英语发音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作“xamgyinyilha”。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后来,“香格里拉”这一词汇被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介绍引用后成为一个特有地名。
这部由阳光盛通等投资的电视剧《香格里拉》采用了大手笔的电影拍摄手法,讲述了复仇者被香格里拉感化从而变成英雄的故事,不仅高度还原了藏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风俗特色,还向观众展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和谐生存状态。
剧中唯美的风景堪称一绝,片中那壮美的雪山峡谷,把我的记忆又带回到九年前的香格里拉和那轮皎洁永恒的月光之下。用以一个著名的诗人儿子的他父亲的诗来解读我那一刻的心情虽然庸俗了些但还是极其准确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那片土地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