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今年重夺全球第一 决战在中国


    在申请破产保护2年后,通用今年全线发力,摆出要从处于自然灾害及召回困扰的丰田手中夺回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

    而且,分析家认为,即使遭受3月11日大地震及海啸影响的丰田零部件生产能很快恢复,也难以避免被通用翻盘的可能。

    产量提升及火爆的中国市场帮助了通用。通用计划在中国投资至少50亿美元,以期2015年在中国的销量翻番,达到500万辆。而在美国轿车市场,被丰田凯美瑞欺压多年后,通用Malibu开始获得更多好评,新车型即将推出。

    种种趋势表明,2008年亏损309亿美元并不得不申请政府保护的通用,今年很可能会重夺当年失去的全球第一桂冠。

    而当时赢利最好的丰田,现在面临因召回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日元升值导致美国市场盈利下滑,更糟糕的是,丰田日本本土全面恢复生产很可能要等到11月。

    J.D. Power首席分析师Jeff Schuster表示:“保守来看,通用在成熟市场已重新站起,而在新兴市场成长迅速,相反,丰田在美国市场的确面临诸多问题,未来道路充满挑战。”

    在召回超过1000万辆汽车后,丰田总裁丰田章男3月表示,将采取行动重塑公司形象。现在丰田不得不花大力气修理因油门踏板与地垫干涉导致的突然加速问题。

    本周Harris Interactive公布的全球60家企业集团年度品牌排名中,丰田已从第20位下滑至第43位。

    事实上,即使在召回之前,竞争对手已开始追赶丰田,如Edmunds.com公布的2008年新车质量排名中,通用Malibu已超过凯美瑞。

    虽然《美国消费报告》仍然推荐更多丰田车型,但该杂志高级汽车工程师表示,杂志的评论员们发现,丰田仍在使用低廉的内饰材料。

    丰田在美国的利润也因为美元的疲软而受损,丰田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所有车型中有30%来自日本本土生产,包括12款雷克萨斯中的11款及全部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型。

    在当前最火爆的中国市场,丰田已放慢工厂及低廉轿车领域的投资。

    相反,进入中国更早的通用凭借高端别克品牌及低端韩国平台雪佛兰品牌赢得先机。Dunne亚太汽车咨询公司总裁Michael Dunne表示:“通用拥有更好的产品及竞争基础,破产保护让通用获得更好的财务状况,并维持了在美国及中国的市场领先地位。”

    去年通用盈利61亿多美元,是1997年最好的一年。通用CEO艾克森(Dan Akerson)正在积极推出新车型,包括更多电动汽车,并加大在中国及巴西投资。

    在美国本土,今年通用的皮卡同样盈利可观,雪佛兰Silverado及GMC Sierra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提高了30418辆,超过了丰田Tundra前3个月的总销量。丰田2007年预计Tundras的年销量达200,000辆,但2010年仅销售93,309辆。

    事实上,早在去年,丰田全球销量842万辆,仅比通用多30000辆,当时J.D. Power就预言通用将重夺第一,现在看来这一趋势似乎难以逆转。今年前3月,通用在美国的销量多出丰田69,000辆。

    自遭受3月11日大地震及海啸后,丰田已减产50万辆,全面恢复生产将会在11月份之后。

    IHS汽车咨询公司全球市场首席分析师Henner Lehne表示:“即使处于困境的丰田能马上复元,通用也注定会重夺第一。近期通用超越丰田的趋势会延续,而未来几年会充满变数。”

    上海车展上,通用率先推出了新款雪佛兰Malibu,以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Lehne表示:“事实上,大众同样充满争夺全球老大的野心,大众一直想步丰田后尘成为第二个通用,不仅是市场份额及规模,而且是更多高端车型及利润。”

    大众表示,2018年全球销量将领先通用及丰田100万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大众内定的期限是2015年达到这一目标。

    Bloomberg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大众的净利润达5.4%,居5大汽车厂商之首,福特的净利润是5.1%,通用是4.6%,而丰田是2.5%。

    通用与大众同样希望从丰田的家用轿车市场抢夺更多份额。通用从1月开始在美国销售新款Malibu,以期与销量排名第一的凯美瑞一博。而大众也计划在田纳西州建新工厂,以扩大帕萨特产量。

    大众同样将帕萨特的入门售价从28000美元下调到20000美元,以期与凯美瑞及雅阁竞争。

    而真正的决战在中国,通用与大众已在中国推出更多售价低于10000美元的车型。通用及其合资伙伴去年在中国销量达230万辆,2014年目标达350万车。

    而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将从190万辆提升到280万辆,丰田则从85.7万辆提升到120万辆。

     Dunne表示,丰田相对更保守,其增长主要来自于增长最慢的细分市场,如凯美瑞及皇冠。

    不过,分析家认为应该谨慎对待全球第一,比如,过去为了保持第一位置,通用不惜采取牺牲利润的大幅降价方式而终于破产,而丰田在夺得第一后不久但陷于召回泥潭。

    陈雄亮编译自《美国汽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