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评论员独家分析文章:真本拉登应该没有死,恐怕是替身死了。


  本周,恐怖大亨本拉登的死讯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本人以为本拉登死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是也仅仅是个替身。

  简单的理由如下:

  1、偌大的美国难道不能将本拉登的尸体保留几天吗?何必急急忙忙将他海葬呢?

  2、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部队知道这一个消息?也就无法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就象要证明自己清白只能别人来证明一样,不能由自己来说明能够证明的,难道是美国人惧怕本拉登借尸还魂吗?

  3、本拉登已经整容,对于他而言整容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所以这个尸体最多就是其替身,这么多年的追剿,始终没有找到本拉登的踪迹,奥巴马需要向选民交待。即使明知是替身也要当做真人来打。

  4、5月5日今天早上的报道更加不合逻辑,说是本拉登的女儿来证实本拉登被活捉后击毙,既然能够被活捉,为什么没有录像过程呢?这么重要的过程美国人是不可能不录像的,为什么不像审判萨达姆一样被审判判以绞刑呢,通常的做法应该参照当年对墨索里尼的一个绞刑和烈日下曝嗮。难道美国人觉得本拉登的能量比当年的墨索里尼或者希特勒或者萨达姆还要厉害吗?

  还有很多的原因可以证明本拉登并没有死,而是整容之后,改变了相貌。本次完全是美国中情局的一个激将法。估计到时候本拉登又会出来发言了但是已经相貌俊逸了完全不同了。

  北京新闻:拉登应不是被美军击毙,照片上露出了马脚!!

 

      证据一,弹孔。从照片上看,本拉登头部中的两弹间距仅两三厘米,由于自动步枪的后坐力作用,连发射击时子弹会形成一定范围的散布,如此密集的散布,只能在“极近极近”的距离射击形成。在紧张的枪战条件下(枪战持续了一段时间,拉登应已有准备),美军特种部队一是很难靠近到这样近的距离,二是即使碰巧靠近到这样的距离,美国特种兵假使秉承一贯重视人权珍惜人命(自己的)的传统而放弃“生俘”,显然不可能不专业地为了一个让美国民众欢呼的“爆头”,而罔顾本拉登那支上镜率很高的AK74U小口径短突,从容的对准其头部开火,一照面肯定是向其命中概率高的躯干胸腹招呼,搞不好还能抓到一个有口气的拉登,可以象对老萨那般对着全球观众“体贴”地检查一番牙齿,让其信徒们牙颤。那么击毙和杀俘的可能性都不大,最大的可能就是拉登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自杀身亡,以免落入敌手;另一种可能就是美军在击毙拉登后的“鞭尸”行为,但可能性相对小,以美国大兵的脾性,那拉登的脑袋早成漏勺啦!

       证据二,脑左侧上方的血迹。血迹相对于弹孔而言靠上靠左,这意味着子弹是由下向上射入拉登的头部,而这在枪战中形成的概率更低,倒是更符合自杀的手法。

不管是不是自杀,未能在情报准确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抓到活拉登,美国人即使没输也不是胜利者。

      一是在战术层面即便不算失败,也远不值称道,还是向徒弟以色列学习吧!

      二是政治层面拉登的收获可能比美国更大。拉登今时已一残躯,早有其重病的传闻,而现今深入巴国首都险地,又携女眷,很可能是为获取更好的身体治疗。海豹的“英勇”突击,帮已残喘的拉登马革裹尸,实现了“誓言”,扶上了“烈士”宝位,在伊斯兰信徒中,其已升上了天国,成为永远的旗帜和更恐怖的动力。

       三是战略层面,力量对比并未向美国倾斜。在十年的追杀和病痛下,拉登早已成为了传说,除了每年做做例行讲话,已无实际意义,基地早已分散布局,在过没有拉登的日子,拉登在伊斯兰堡躲藏更证明了这点,其的“任务”决不是指挥战斗组织协调而是保存自己养好身体。美军证实其住所既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其实既是保密,也没必要。没有了不知外面世界多精彩的拉登,各地的基地组织可能少了一个“XX国际”似的太上皇,更可以放开手脚,密切联系本国实际开展反美活动。在这伊斯兰“民主”运动如火如荼的“季节”,没了过时拉登的基地,可能少了原罪,变得更加隐蔽,建立起更广泛的同盟,让美国抱起一块更大的“石头”,最终砸向自己的脚后跟 !没有了拉登的国际反恐,少了一个早已令西方视觉疲惫神经衰弱的靶子,弹冠相庆的民主世界领导人们不会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雄心和战略眼光,反倒成了他们逃避反恐负担的良机,他们一定忙着和奥巴马共舞那件皇帝新衣,好在民主游戏中展示他们“健硕”的身躯。

      绝对的霸权导致极端的恐怖!不能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国际秩序,就无法铲除滋生恐怖的土壤!

      活着的拉登其实只是一个传说,死了的拉登却可能成为美国永远的噩梦,直到有一天他真正低下那颗自以为是的头!!!

      对我们自身,DT份子一方面可能少了些外援,另一方面可能也少了些的约束,还是要提高些警惕!

 

 

 


·拉登的死讯于美国当地时间上周日晚间传出以后,各大互联网站流量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其中,Twitter当晚最高流量达到每秒5106条,达到该网站历史上第二高的水平。

  Twitter成首发地

  据悉,在白宫官员向媒体透露拉登死讯以前,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前参谋长凯斯·厄本就率先通过Twitter发出了这一消息。

  消息传出后,其他新闻机构迅速跟进,Twitter上立即充满有关此事的信息。

  而谷歌旗下基于搜索日志分析的应用产品Google trends 则将本·拉登的死讯确认为“热门搜索”,并将该词的等级定为“火山爆发式的”,即最高等级。

  此外,Youtube上关于本·拉登死亡的视频搜索也成为上升最快的搜索关键词,其他热门搜索还包括歌曲《天佑美国》等。

  网络传播体现7阶段

  5月1日美国科技博客GigaOM发表文章《twitter和facebook上消息传播7阶段》,介绍了本·拉登之死这一消息在twitter上被首先宣布后所经历的7个传播阶段。

  分别经过兴奋、质疑、求证、补充、调侃、行动和分析。

  其中在质疑和求证阶段,许多人开始质疑消息的真实性。一些人开始等待他们信任的新闻来源发布消息,其他人则等待美国总统的确认。于是,他们会开始登录主流权威网站,查看相关的详细报道。

 

在网络虚拟信号的今天,本拉登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