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说:“限购令出台后,各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受很大影响。”他说,1997年、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改革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青春期,此后房地产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房屋成交量和价格迅速上升。最近公布的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就如房地产市场成长的更年期一样,使房地产市场的整个结构都面临着重大调整和变化。
一首《忐忑》,被冠以“神曲”的称号,我分不清好赖话,不知是褒还是贬,但总之红遍网络,其传唱度之高让人大跌眼镜。不仅唱红了龚琳娜,也唱出了国人的心声,更唱出了时代的气息。
估计连龚琳娜都没有意识到,这首“神曲”简直就是专门为2011年的楼市所创作,其共鸣程度堪称世纪经典。在经历或面临限贷、限购、房产税、加息等“利剑穿心”的楼市,开发商、代理商及购房者此时最大的感受,莫过于用“忐忑”这个词来形容最精当不过了。而感受最深的我想应该是面临行业洗牌的中小房企。
从去年的4月开始到今年的5月,在一年时间里,政府出台的调控措施,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我都数不过来了。尽管房价并没有实质性的下跌,但是中央政府一波又一波的调控力度和决心似乎很难让人的心情平静下来。
“神曲”之所以被唤作神曲,大概是其意不明、不知所唱吧。政府的调控犹如“神曲”一般,因为总有人说对调控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如果真想降价却为何总是温柔一刀?如果不想降价又在做给谁看?
回想当初,原本为了给地方政府加压的调控目标,却“涨”声一片。在中央如此给力的调控中,各地却表现得如此“儿戏”,不免真的让人大伤脑筋。不是中央调控的决心不大,而是如此的政策,在各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面前,要么被扭曲,要么被消解。更何况,行政上的限购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更无法抑制一些人投资、投机冲动。
面对中央的调控,面对地方的对策,中小房企更是表现出不寒而栗、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焦躁感。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的问题,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调控,都会成为楼市的神曲,让人更加忐忑。如果没有各地还在给中小房企以所谓的“希望”,我想他们也没有时间在这里忐忑了,而是要么绝望要么转型。正因为他们看不清理不顺才忐忑。
往往唱神曲的并不一定忐忑,或许龚琳娜是一种享受,而真正忐忑的是那些受众。在三轮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背景下,融资渠道狭窄的中小房企,更是将这一技能演绎到了“极致”。“广州某个不到10万平方米的地王项目,土地款付清的截止日期到了,还差几亿元”,一位长期从事民间借贷的资深投资人士透露,“虽然每年年初,各种房企总有各种各样的融资需求找上门来,但是今年则相对多一些,而且,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中小房企需求更为明显。”
可见,这些中小房企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大有病急乱投医之势。一方面成交量的下降大大减缓了开发商资金回笼的速度;另一方面,不断的加息以及其他紧缩政策的频频出台,也在抬高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如果政策不能松动,这些中小房企势必要面临着被重组。
不过笔者认为,尽管调控让许多人表现出忐忑的神态,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说,企业大洗牌有其积极意义。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无论是从产品品质、开发商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不具备专业优势的小企业被淘汰出局无疑会加速房地产市场的成熟。
2010年十大找抽房的地产广告 |